区块链发展已迎来战国时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区块链发展已迎来战国时代.doc

区块链发展已迎来战国时代   一、引言:区块链曙光?   2016年是“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的重要年份,是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一年,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发力之年,是“制造强国”战略实施的破题之年。这一年,区块链不仅成为了妇孺皆知的大众技术,更是形成了“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势。这一年,各国纷纷开始布置自己的区块链战略,关于区块链技术发展的研讨会更是接连不断。   就在今年6月,万维网联盟标准组织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已经开始着手关注并研究区块链相关标准,万维网召开首次区块链标准会议。本次参会单位包括LedgerX、Blockstream、英特尔、微软、Eris Industries、IBM区块链实验室、ConsenSys、数字货币集团、Blockstack、EthCore,当然还有诸多W3C会员,这样的盛会,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加速区块链的技术应用,已经成为了全球共识。   今年年初,英国首席科学家宣称区块链将成为英国国家战略。可以看出各国战略布局中均认为区块链技术将大大提升经济活动的能力,其应用领域并不局限于金融领域,这样一项作为国家级的战略部署,将由两位部长监督实施。   美国区块链技术发展迅猛,2015年9月在其部分公司的号召下成立了R3联盟,许多银行机构资产加入,如巴克莱、瑞士信贷、摩根士丹利、高盛、汇丰、ING、平安集团等。2016年1月20日,R3联盟宣布进行了首个区块链实验。2016年3月3日,R3公司宣布其40家银行成员已经测试了五种不同的区块链技术,用于发行、交易和赎回固定收益产品。5月24日,中国平安集团宣布加入区块链顶级联盟R3。6月3日,友邦保险(AIA)也宣布加入这个联盟。但笔者深切地感受到,R3在区块链上有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贡献是在思想和联盟上。   而作为后起之秀的日本,在今年年初早已单方面宣称在区块链应用技术这个领域已经遥遥领先其他各国。日本声称其不但做出来了自己的区块链应用,而且还计划将这项技术输出到别的国家,如:美国、欧洲、亚洲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日本2016年4月25日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成立一家区块链合作联盟(BCCC)的首个区块链行业组织,比R3联盟成立时间足足晚了7个月。但是2016年6月20日,日本应用集成软件行业榜首企业Infoteria与缅甸的金融机构联合完成新经NEM区块链在大型融资及储蓄系统的交易结算数据的实验。2016年7月15日覆盖全缅甸的实时同步业务环境。从组织联盟到落地在国外不到3个月时间,日本速度的确惊人。   二、区块链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各国战略布局固然很美好,但是我们不得不忽视区块链历史上的重要的历史事件,2016年6月16日发生了一件事件,英国央行行长 Mark Carney发表演说声称央行将继续主导并加速区块链技术的开放,并且会进一步强化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其次,英国央行要进一步探索其他核心业务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例如清算和实时结算系统RTGS。这是世界上第一家国家央行宣布将使用区块链技术在其核心业务上,以前只是宣称探索。英国央行这次举动堪称区块链历史上的又一重大里程碑事件。其一再重申,英国央行将变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银行,且英国央行已经做好准备。   然而 2016年6月17日,一个称为“太阳风暴”的漏洞激起了轩然大波,北京时间6月19日早上,黑客发布了公开信,声称其能够通过 The 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获得以太币,是因为“The DAO代码本身就包含这种功能”,其行为并非盗窃,而是“合法并正当的”。黑客的理由是(为了表明其正当性、合法性,该理由还是“律师事务所建议的”):The DAO的智能合约代码没有任何解释,也没有任何其他文本限定超出The DAO代码设定以外的东西。在公开信的后半部分,黑客还不忘强调,任何软分叉或硬分叉,都是在侵犯其“合法且正当获得的以太币”权益,甚至带有威胁性的指出,分叉将会有害以太坊生态。   三、对上述两大重大历史事件的评析   两条新闻放在一起乍一看,读者可能突然替英国央行难过了一下,刚刚吹捧完区块链技术,第二天就阴沟翻船。但是笔者丝毫没有感到惊奇,因为在The DAO事件发生之前对智能合约问题的讨论早已甚嚣尘上,美国银行家杂志 (American Banker)多次发出法律警告,认为The DAO项目存在诸多的风险,也有认为在The DAO项目众筹前、中、后不断地有相关文章指出其中的设计漏洞,呼吁暂时停止项目众筹。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些警告都没有引起The DAO项目团队的足够重视。所以,也有观点认为,The DAO事件折射出的是人性的贪婪,是一场本可以避免的盗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