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不同种植密度对郑单958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doc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不同种植密度对郑单958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摘要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种植玉米郑单958,通过4.5万、6.0万、7.5万株/hm2 3个不同密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达到6.0万株/hm2,获得了12 253.5 kg/hm2的最高产量,为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生产,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生产能力,提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玉米;郑单958;播种密度;生物学性状;产量;湿润冷凉区;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035-01
玉米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使玉米在单位面积上获得最大的产量及产值,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玉米生产达到合理密植,能够最佳利用水、肥、气、热自然资源,使群体与个体较好地完成光合效率与物质生产水平达到最佳的动态平衡。研究和了解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对本地区玉米生产十分重要。国内外玉米不同种植密度研究表明,种植玉米品种,应用最佳种植密度是当今玉米生产实现高产高效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具体品种在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以及不同地理状况,适宜的种植密度是不同的[1-2]。本试验旨在研究郑单958玉米的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探索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种植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为当地玉米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区设在吉林省桦甸市桦郊乡东柳树村,试验地土壤均为冲积土。试验区耕层土壤有机质30.2 g/kg,水解性氮149.58 mg/kg,有效磷56.88 mg/kg,速效钾132 mg/kg,pH值6.56。供试玉米品种郑单958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提供。处理使用肥料为尿素(含N 46%)、二铵(含P2O5 46%、含N 18%)、氯化钾(含K2O 60%),由延庆农资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种植密度处理,分别为4.5万、6.0万、7.5万株/hm2。设3次重复,随机排列[3-4]。试验小区为6行区,行长10 m,宽60 cm,小区面积为36 m2。
1.3 试验实施
播种期为4月30日。使用滚动式播种器播种,播种深度3.5 cm。施肥量分别为N 225 kg/hm2、P2O5 100 kg/hm2、K2O 100 kg/hm2,1/3氮肥、全部的磷和钾肥在起垄前一次性施入原垄沟中作底肥,2/3氮肥于6月下旬进行追肥[5-7]。
1.4 测产与考种
收获期取各小区10 m2内的全部果穗进行测产,测产后选取10果穗晾晒风干,进行室内考种。考种时测定果穗穗粒数、百粒重及籽粒含水量,最后计算含水量为14%的籽粒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密度对郑单958生育期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知,试验各处理的出苗期没有差异,抽雄期、吐丝期、成熟期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发生向后延迟,种植4.5万株/hm2处理的生育期是最早;各处理的穗位高差异不大,株高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茎粗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成熟期绿叶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
2.2 不同种植密度对郑单958产量构成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试验各处理随着密度的增加秃尖、空秆率增大;种植6.0万株/hm2处理的穗粒数、容重、百粒重、单穗重最大;各处理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双穗率减少,产量依次为种植6.0万株/hm27.5万株/hm24.5万株/hm2。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出苗期没有差异;随着种植密度增大,拔节期、吐丝期、成熟期发生向后延迟。因此,选择种植适宜的密度,是玉米安全成熟的根本保障。随着密度的增加秃尖、空秆率增大;试验各处理中,种植6.0万株/hm2处理穗粒数、容重、百粒重、单穗重最大;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双穗率减少、空秆率增大。因此,选择种植适宜的种植密度,为玉米产量构成达到最优化,提供有力的技术保证。
试验各处理的产量依次为种植6.0万株/hm27.0万株/hm24.5万株/hm2。种植密度达到6.0万株/hm2,能够获得最高产量。因此,明确了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种植郑单958玉米的密度达到6.0万株/hm2,获得12 253.5 kg/hm2的产量最高,为提升该区域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8]。
4 参考文献
[1] 许波,张伟强,王友华,等.不同种植密度以对创玉198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中国种业,2013(4):64-66.
[2] 张本科,任军,周洪亮,等.不同种植密度对良玉99产量的影响[J].中国种业,2014(10):51-52.
[3] 王创云,赵丽,王陆军,等.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