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4课.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第14课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苏联: 美国:经济大危机 知识回顾 1、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2、说说你知道的苏联?(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逻辑梳理: 3、表现: 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公有制; 管理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管理手段:排斥市场手段,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苏联“大清洗”,是世界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政治浩劫。斯大林为了清洗其主要的政治对手——托洛茨基分子,在1936-1939年发动肃反,共逮捕了120万苏共党员,占当时党员总数的一半。“大清洗”期间,苏联1934年十七大选出的139个联共中央委员,有89个被逮捕并被枪决;在1966个十七大代表中,有1108个有1108名被逮捕,其中许多人随后被杀掉。? 30年代末,也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斯大林对军队干部的清洗更是惊人。据统计:5个元帅中3个被杀,5个一级集团军司令员中3个被杀,10个二级集团军司令员全部被杀,57个军长中50个被杀,186个师长中154个被杀,16个一级和二级集团军政治委员全部被杀,28个军政委中25个被杀,64个师政委中58个被杀。这样惨重的损失对军队造成的创伤是不言而喻的。这个苦果造成苏军二战初期缺少足够数量的有实战经验的杰出指挥员,面对德军的突然进攻,群龙无首,手足无措。? 这场镇压运动还波及到各个领域。在知识界,历史学家、生物学家、数学家、艺术家等等数以几千计地被迫害、流放。 在肃反运动中,滥捕无辜的行动大都在深夜进行,人人自危,风声鹤唳,神经高度紧张,生怕夜间有人敲自己家门,许多住在高楼上的人,为免遭被捕后的严刑拷打和侮辱,在秘密警察敲门时,便纵身跳下,以死相抗。 斯大林时期,被直接镇压的人数当在2000万左右,占全苏总人口1.9亿的1/10。难怪胡乔木曾经感叹说:“苏联揭露的斯大林的统治,其黑暗不下于历史上任何最专制暴虐的统治。” 5.有一段时期,苏联明斯克生产的一粒纽扣在当地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现象出现于(  ) A.沙皇俄国统治时期 B.新经济政策实施之前 C.新经济政策实施之后 D.斯大林体制时期 D 列宁在临终前对斯大林的评价是这样的:“他是一个粗暴的人。”但是,列宁的威信使得在列宁时代的斯大林在个性方面十分的收敛,他的偏执、任性、独断和猜疑,列宁也是无法预见的!? 斯大林时期的“大清洗” 斯大林时期的“大清洗” 斯大林时期的“大清洗” 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917年十月革命 1922年 俄国 苏俄 苏联 1917 1921 1924 1953 1964 1985 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 独联体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社会主义改革 列宁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1991 * * 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罗斯福新政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1921)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苏俄社会主义经济探索之路 新经济政策(1921—1927) 斯大林体制(20世纪30年代) 情境创设与运用 请回答:十月革命后的苏俄面临怎样的形势?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 ① 国内外敌人企图扼杀新政权,新政 权面临严重危机; ② 苏俄想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 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商业:取消商品贸易; 分配: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1、背景: 2、内容: “一切为了前线” 材料一:……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请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功劳是什么? 材料二:1919年,俄国一普特粮食的价格为 国家征购价:6卢布 国家零售价:30卢布 黑市价格:200卢布 请思考:这种现象谁是最大的受害者? (2)内容 ①农业: 代替余粮征集制。 ②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有;中小企业和 国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国内外 经营。 ③贸易:允许 。 ④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 制。 固定粮食税 资本家 自由贸易 按劳分配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7) (1)背景: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基本结束,苏俄急需恢复发展经济,巩固政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