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中国工业经济Jan.,2013.doc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11月中国工业经济Jan.,2013

2013年11月中国工业经济Jan., 2013 第期(总期)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No.1 【栏目名称】 新时期的新思路: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与治理 黄群慧,余菁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 100836) [摘要] 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在经历“放权让利”、“制度创新”和“国资发展”三个阶段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形势和问题。从国际环境看,国有经济面临国家使命提升与国际环境严峻的双重压力;从国内经济环境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国有企业所熟悉的要素驱动型的发展环境正在改变;从市场化进程看,国有企业改革总体还不到位,现有国有企业行为模式离成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在这种形势下,国有经济不仅仅是要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使命,同时还要承担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出去”和未来如何适应建设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等新使命,这意味着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步入一个新的时期。在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绝不是通过国有企业私有化、民营化最终消灭国有企业,也不是仅仅围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立激励机制以追求国有资产自身发展壮大,而是如何建立有效的制度基础保证国有经济追求“国家使命导向”的发展。围绕这个目标,解决国有经济现在面临的“盈利性使命”和“公共性使命”冲突则成为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任务。这要求突破那种将国有经济看作“铁板一块”的认知观念,引入分类治理的工作思路。本文提出,应将国有经济部门区分出一般商业性、公共政策性和特定功能性三类,为它们分别构造不同的治理机制。最后本文针对中央企业提出了具体的分类改革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国有经济;国有企业改革;分类;企业使命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13) 一、引言 对不少人而言,国有企业改革,这是一个老调重弹的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种针对国有企业有关问题的争论达到白热化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渐渐地就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和任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达成了基本的共识。进入2000年以后,针对国有企业及其改革问题的研究,在总体上呈现出日渐式微的态势。这从图1列示的1994年至2012年间基于期刊网收入文献的统计数据中,可以得到证实。在图1中,我们看到:以“国有企业”为关键词的文献数量在2000年达到峰值,以“国有企业改革”为关键词的文献数量则在1998年至2000年这三年间达到峰值水平。而到2011和2012年间,无论是以“国有企业”为关键词的文献数量,还是以“国有企业改革”为关键词的文献数量,都回落到低于十八九年前、也就是1994年时的水平。 图1 1994年以来历年间“国有企业”及“国有企业改革”文献数量 注:图中数据采集自期刊网(),2012年12月31日 2000年以来,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研究热度,呈现出明显的下降态势。有些人认为,在国有企业改革这个主题上,可研究的内容,已经非常有限了。“断崖式”的下降,出现在2001年,从这一年到2003年,这段时期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惯性”特征,主要在于进一步巩固90年代中后期达成的研究共识。2003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的成立,标志着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从2003年到2012年,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研究工作明显趋于弱化,但这期间,仍然涌现出两个阶段性的小的研究浪潮。第一个小浪潮出现在2004年到2006年,这段时期围绕国有企业改制以及相关的国有资产流失和加强国资监管的问题出现了激烈的讨论;第二个小浪潮是2008年底到2010年,这段时期“国进民退”之争以及相关的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功能与作用的问题成为阶段性的研究热点,这在图1中黑实线展示的十分清晰。 近些年国有企业改革研究文献数量的回落,有其客观原因,一方面,国有企业改革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相对下降。一个典型的说明是,在党的文件中提及国有企业及国有经济改革的次数在不断下降,其中,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到26次、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到21次、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到9次、党的十八大报告仅提到6次。另一方面,总体上看,这些年国有企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以中央企业为例,2002年到2011年,中央企业的资产总额从7.13万亿元增加到28万亿元营业收入从3.36万亿元增加到20.2万亿元。 二、新形势与新问题 回顾30多年来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了不同形势下的改革任务,各自侧重于解决不同层面的困扰改革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之初到十四届三中全会的“放权让利”阶段,该阶段大体上用了15年的时间,贯穿上个世纪80年代和9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004511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