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亭送别
长 亭 送 别
教学目标:
1.体味剧作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鉴赏剧作富于文采的语言。把握剧情,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朋友间的离别;“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亲人间的离别;“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是情人之间的离别。古时候,人们往往在长亭为亲朋好友设宴饯别。今天我们就将目光投到十里长亭,看看在这里发生的一场离别。
二、自读自悟——走进愁。
请同学们朗读【收尾】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寒蝉表示冷凄,含有凄惨萧索之情梅花凌雪傲霜、坚强之意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师:这位同学很有心,发现了课文中善于熔炼古典诗词入曲的特点,俗话说“量体裁衣”,《西厢记》很多地方是“量体借衣”,借用前人的现成语句和意境而不显“借”的痕迹。任何人的创造都是有限的,我们要学会借鉴他人的文学成果。更何况适当地借用他人的文学成果也可以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生动活泼。同学们再仔细的看一看课文,还有哪些地方也化用了古典诗词?
学生交流汇总出:“未饮心先醉”来自柳永的《诉衷情近》“未饮心如醉”;“一春鱼燕无消息”来自秦观的《鹧鸪天》;“伯劳东去燕西飞”来自乐府诗《东飞伯劳歌》;“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来自苏轼《满庭芳》。
师:由于原材料都来自诗中的句篇、精华,于是据以熔炼而成的新产品当然是精品了。但是话说回来,好材料遇到拙劣的工匠,就不一定收到好的效果,这里便有所谓化工和画工、神似和形似的区别。一个好的词语,一种好的意境或一种好的表现方法,高明的巧匠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借鉴,按自己的需要加以创新。
(师板书——诗词、典故写愁)
学生6:我最喜欢的是这一句“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夸张、对偶兼用,很形象地体现了莺莺所受的心理折磨。
师:对哦,怎么可能有这样明显的瘦身效果呢?你是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的,这样的曲词还有吗?
学生7:“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运用了比喻,恰切地表现了离别之愁使之食之无味的情形,传达出了两人的心曲。
学生8:“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的似水。”比喻、对比两者同用,以厌酒表示愁苦。“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设问和拟人兼用,更是创设了悲凄婉曲、令人哀恸的悲凉意境。
(师板书——修辞饰愁)
师:全折运用了比喻、夸张、排比、对偶、对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增添了曲词的艺术魅力,恰切地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夸张描写,大都将人物感情寄附于客观事物,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染力很强,真不愧“花间美人”之称。同学们还要注意一下,这些手法与典故的结合使用。梁鸿与孟光的传说、望夫石的神话、薛灵芸的红泪、江州司马的青衫,都包含了深刻的寓意。崔张二人的爱情是超越时代的爱情,更是于现实所不理解的爱情,所以,当然包含了对于那个时代的反叛,对于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反叛。王实甫用这些典故,表现了崔对于举案齐眉的渴望,对一往如故的爱情的坚贞,也表现了同病相怜的愁苦。还有吗?
学生9:我觉得【叨叨令】这一支曲将“车、马,被、枕,衫、袖,书、信”这些常用词带上“儿”字常用词带上“儿”造成音韵的回环往复,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莺莺那种如泣如诉、呜呜咽咽的声气口吻,宛然在侧。
(1
(2
(解说:“美读”训练,能够激发学生的朗读激情,也利于对人物性格的把握,还能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并利于对课文重点词句的表达方法的理解。)
四、活动探究——分析愁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主要是了解描写这种情感的手段。这种手段在文章写作之中是十分重要的。老师听了同学们精彩的发言之后,有一个疑问。张生不就是进京赶考吗?崔莺莺至于“听得道一声‘去也’,就松了金钏;远远的看见十里长亭,立即减了玉肌”吗?她到底愁什么?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把你们认为最有说服力的理由推荐给大家。
学生小组交流。大班交流。
明确:怕“停妻再娶”;怕“金榜无名誓不归”
教师问:为什么“怕”?、
仿照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李春燕的颁奖词,给崔莺莺也写一段话。
例: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着篮子在田垄里行医,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她是迁徙的候鸟,她是照亮苗乡的月亮。
本文虽然写的是离愁别恨,但与一般的风花雪月不同,它反映了一种崭新的爱情观乃至一个时代的思想观念。我们要特别重视表达情感的技巧的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学好人家的语言和写出自己的文章。
学习目标:
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鉴赏富于文采的曲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