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戊戌变法单元质量评估(人民版选修一).docVIP

专题九 戊戌变法单元质量评估(人民版选修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九 戊戌变法单元质量评估(人民版选修一).doc

专题九 戊戌变法单元质量评估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在( )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 2.(2012·天津高二检测)右图为日舰击沉“高升”轮,见证了中日甲午战争惨烈的一幕。天苍苍,海茫茫,海之上,国有殇!也许不需要特别的纪念,因为我们从来就没有忘记。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危害有( ) ①大举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 ②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④使中国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4.康有为改造儒家思想为变法活动服务,主要是因为( ) A.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B.与封建思想斗争的策略 C.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 D.自幼接受正统的儒学教育 5.(2012·郑州高二检测)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迅速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其关键是( )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顺应历史潮流 B.维新派争取了光绪皇帝和袁世凯的支持 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D.维新派得到了爱国志士和知识分子的拥护 6.有人说,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这里的“要义”是指( ) A.全面学习西方,全盘西化 B.政府的重视和参与 C.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 D.封建统治腐朽 7.新政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以上材料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工业发展 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 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 D.戊戌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8.(2012·周口高二检测)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皇上勿去旧衙门,而唯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唯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唯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中的态度是( ) A.要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争夺 B.要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 C.要使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 D.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 9.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临朝听政”,将光绪帝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导致慈禧这一做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戊戌变法挑战了慈禧的权威 B.戊戌变法触动了慈禧统治的基础 C.戊戌变法提拔了一些维新人士 D.戊戌变法使资产阶级获取了政权 10.我们之所以称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主要是因为它 ( ) A.主张实行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 B.主张爱国救亡,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C.提倡新学,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颁布了《定国是诏》,实行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改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1题15分,第12题16分,第13题15分,第14题14分,共60分) 11.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三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表示变法决心。上请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掳除,众嚷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你认为材料一反映的情形是否真实?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 (2)材料二的场景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方面的改革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3)材料三与材料一、二反映的改革有哪些共同特点?(3分) (4)材料三中的中国改革最终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请指出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3分)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年泰西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