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食心虫的虫情监测与防治适期研究.docVIP

大豆食心虫的虫情监测与防治适期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豆食心虫的虫情监测与防治适期研究.doc

大豆食心虫的虫情监测与防治适期研究   摘要 在介绍大豆食心虫生活习性及危害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其虫情监测方法,并根据监测结果确定防治期及主要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 大豆食心虫;危害特征;虫情监测;性诱剂   中图分类号 S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119-01   大豆害虫有几十个种类,目前研究认为,影响大豆产量的害虫主要有蚜虫、大豆食心虫、豆荚螟、造桥虫、蛴螬、金针虫、红蜘蛛等10余种。大豆食心虫、豆荚螟的危害在黄淮地区尤其严重,一旦受到虫害侵袭,不仅大豆产量降低,其品质也会严重下降,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及时防治大豆生长过程中的虫害,是大豆科研工作者和大豆生产一线的科技人员都必须重视的课题。   防治大豆虫害,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做好虫情预测预报和大豆各个生长时期的虫情监测。年份虫情预测是根据生物学原理,通过对目标害虫的调查统计,结合历年数据,利用数学的方法来分析预估某种害虫的发生期和危害程度等情况。本文以大豆食心虫的危害情况为例,利用大豆食心虫性诱剂进行虫情监测,得到本年度大豆食心虫成虫发生期的准确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的分析及食心虫生长周期和危害特点,确定化学防治的合适时间,从而有效控制大豆食心虫的危害。   1 大豆食心虫的生活习性和危害特征   大豆食心虫是一种黄褐色至暗褐色的小蛾子,体长5~6 mm,翅展12~14 mm。卵扁圆形,长0.42~0.61 mm。幼虫体长8.1~10.2 mm,初孵化时乳黄色,老熟时为橙红色。在黄淮地区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从豆荚落到土内结茧化蛹越冬。蛹长5~7 mm,长纺锤形,黄褐色至红褐色,羽化前为黑褐色。大豆食心虫是经过卵、幼虫、成虫、蛹4个阶段的完全变态昆虫[1]。   大豆食心虫喜欢在多毛的大豆品种上产卵,多毛的品种抵抗食心虫的能力弱;早熟的品种受到大豆食心虫的危害少,说明早熟品种抗虫性强;结荚时间长的品种受害重,即晚熟品种抗虫性差;豆荚皮的木质化隔离层厚的大豆品种受害程度也轻得多,即抗虫性强。   大豆食心虫食性单一,主要为害大豆和野生大豆(也取食苦参)。危害特点是幼虫从豆荚的边缘合缝处咬荚蛀入豆荚内嚼食豆粒,使豆粒呈现一条取食沟或凹凸不平的缺刻――称为“虫口豆”。一般年份大豆的虫食率都在5%~10%,危害严重时可达50%,对大豆的产、质量影响极大。其危害步骤是雌蛾将受精卵散产在许多幼嫩豆荚上,每个豆荚一般只产一粒卵(也有极少数产2~3粒的),每只雌蛾最多可产210粒卵,5~7 d就可以孵化出幼虫。幼嫩豆荚遭幼虫咬食后造成豆荚干瘪,不结籽实,降低了产量;幼虫进入鼓粒期的豆荚内嚼食豆粒,形成虫口,导致大豆质量和产量下降,这些都直接降低了大豆的经济价值[2]。   2 性诱剂监测方法及数据记录   大豆食心虫的监测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田间蛾量调查法:在预计发蛾期前后20 d 左右农技人员手拿竹竿在田垄间漫步,用“百步惊蛾目测计数法”来调查发蛾期、发蛾盛期、发蛾末期虫量。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受其他虫种干扰等因素影响,准确性不是很好。   性诱剂因其针对性强,调查数据精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防治农业害虫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现重点介绍性诱剂的监测方法及数据分析。   2.1 监测地点及其选择   监测地块的选择要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空间开阔、光线充足,雨水、养分等条件与本地农村大田种植的地块相类似。笔者选择的是阜阳市三环路以西的一块处于农村农田之中的阜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地,该地块面积为15 hm2,位于东经115.48°、北纬32.54°,海拔高度是33.33 m,符合试验要求。   2.2 诱捕器的设置与安装   大豆食心虫性诱剂诱芯和诱捕器由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在监测地块选取3个点,每2点间距不少于100 m,1个点靠近地块边沿部分,另外2个点位于地块中间部分,代表性的点能够保证监测其自然种群动态。诱捕器安放在竹竿支架上,竹竿长2 m,埋地下40 cm ,以防支架被风吹倒,每个点埋1根,支架上安放醒目标志防止受到人为破坏,盆式诱捕器的盆里水面要维持一定的高度并且放入适量洗衣粉,便于捕捉和杀灭成虫。诱芯每月更换1次,备用诱芯密封存放在0 ℃以下的冰箱中。3个点分别安装A、B、C 3个诱捕器。诱捕器应距离地表1.5 m,用铁丝在竹竿上系牢。按照要求装好诱芯并且在集虫盆中加入适量的洗衣粉水[3]。   2.3 成虫数量的动态监测   从安装好诱捕器的次日清晨开始记录数据,每3 d(中间隔2 d)记录1次诱捕的虫头数,至见蛾(发蛾初期)后改为每天记录1次。记录诱集盆中的大豆食心虫的数量,同时记录天气情况。将部分特征保持完好的成虫标本保存在75%的酒精中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