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的正确处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烧的正确处理

發燒的正確處置 發燒是兒童生病最常見的症狀表現之一,但發燒未必就是疾病引起。發燒可以促進免疫功能,貿然退燒未必有助孩子的健康,應把握正確處理原則,避免不當的退燒方法,才能夠協助孩子康復。 關於發燒現象 ? 發燒的定義為身體內部中心體溫≧38℃。 ? 人體生病引起的發炎反應會讓體溫的定位點提高,所以造成發燒現象。 ? 開始發燒時,身體會感到發寒、四肢冰冷,這是體溫定位點上升的結果。 ? 一旦體溫提高到定位點之後,四肢會變溫熱,也不會有明顯怕冷的感覺。 ? 發燒一段時間或使用退燒藥以後,體溫定位點下降,身體可能會覺得熱,並開始流汗退燒。 測量體溫 ? 肛溫最接近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耳溫與肛溫的相關性很高,但三個月以下嬰兒的耳溫與中心體溫的相關性較差。 ? 口溫平均比肛溫低,腋溫平均比肛溫低。 ? 一個月以下或體重很低的新生兒,不適合量肛溫與耳溫,可考慮量腋溫或背。 重新認識發燒的影響 ? 適度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有研究顯示退燒藥會壓抑身體免疫反應,反而可能延緩疾病的康復。 ? 人體對發炎反應引起的發燒有調控機制,所以一般不會超過41℃。 ? 有些家長擔心如果不積極退燒,孩子的體溫可能一直往上飆高,其實人體的體溫調控機制不會讓體溫無限上升。坊間孩子腦子燒壞的傳說,其實是孩子罹患腦炎、腦膜炎等疾病而留下神經後遺症,與發燒無直接因果關係。 必須注意的危險病徵 有無發燒和體溫高低都不一定能代表疾病嚴重程度。兒童生病時,重要的是觀察有無重症危險病徵,如果有下列情形就必須儘速至醫師處診治。 三個月以下嬰兒出現發燒症狀: ? 咳痰有血絲 ? 尿量大幅減少 ? 呼吸暫停 ? 哭泣時沒有眼淚 ? 頸部僵硬 ? 痙攣、肌抽躍(肌肉不自主快速抽動,像觸電一樣)、肢體麻痺、感覺異常 ? 未發燒時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吸氣時胸壁凹陷 ? 心跳速度太慢、心跳不規則 ? 意識不清、持續昏睡、未發燒時燥動不安、眼神呆滯 ? 無法正常活動,例如不能爬樓梯、走小段路便會很喘 ? 持續頭痛與嘔吐 ? 嘴唇、手指、腳趾發黑 ? 皮膚出現紫斑 退燒的時機 ? 如果體溫並未太高也未引起特殊不舒服,尤其體溫並未超過39℃的時候,不需要積極退燒。 ? 要注意的是,發燒對下列病人會產生較大的不良影響,所以當體溫超過38℃,就可考慮積極退燒: ? 慢性肺病 ? 併發心臟衰竭之心臟病或發紺性心臟病 ? 曾有熱性痙攣或癲癇發作 ? 嚴重的神經肌肉疾病 ? 慢性貧血 ? 糖尿病與其他代謝異常(例如先天酵素缺乏) ? 孕婦 ? 其他因為發燒而有特殊不適症狀 認識正確的退燒方法 ? 各種退燒藥物中,除了阿斯匹靈不可用於18歲以下兒童,其他口服與塞劑之退燒藥均可於必要時適量使用。 ? 單純注射點滴並沒有退燒效果。 ? 冰枕、溫水拭浴等物理退燒法,並不會改變發炎反應引起體溫定位點的異常上升現象,所以不會有退燒效果,反而可能造成發燒兒童額外的代謝負擔。 ? 衣服穿太多、中暑等產熱與散熱失調的情形也會造成發燒現象,但此時身體的體溫定位點其實是正常的,在這種情況下使用物理退燒法才會有些幫助。 發燒的後續照顧 ? 部分家長認為吃退燒藥以後如果又燒起來,就表示醫生開的藥沒有效,所以會去找其他醫師。事實上,各種退燒藥的效果都只能維持幾個小時,目的在暫時緩解病人的不適。如果疾病的過程還沒有結束,退燒以後又燒起來是很常見的現象。 ? 常見的呼吸道或腸胃道病毒感染,有些可能持續發燒達7天或甚至更久。家長必須注意孩子有無出現上述所列的危險病徵,並持續遵從醫囑追蹤治療。 參考資料:國民健康署母乳哺育網站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