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流体液滴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模拟.doc

纳米流体液滴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模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纳米流体液滴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模拟

第八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 2014年9月18~21日 甘肃兰州 文章编号: CSTAM2014-B01-0333 标题:纳米流体液滴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模拟 作者:沈世元,周哲玮 单位:上海市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 上海大学 Copyright ? 2014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  Address: No.15 Beisihuanxi Road, Beijing 10 沈世元1,2,周哲玮1,2 (1上海市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上海闸北区 200070)hoi3等人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 纳米流体。随着纳米技术日益深入人心,相关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点,并在许多工业领域中得到拓展,比如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纳米流体可用来增加石油开采量,改良油污后的土壤;由于其易于浸入固体表面的特性,还常被用于对材料进行优化和改良。此外,纳米流体的有效导热系数高于相应纯流体,这使其传热性明显增强,因而多用于芯片散热的液冷系统中。通常,悬浮在流体中的纳米颗粒会受到诸如流动阻力、布朗运动、粒子间扩散及重力等内外因素的影响,其运动规律极其复杂。1 前人对于纳米流体性质的各个方面做了广泛的研究。1993年日本东北大学的Masuda等人2在水中添加平均粒子直径为13nm的和27nm的粒子,制备了不同体积浓度的纳米颗粒胶体并测量了胶体的导热系数;1995年,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的Choi等人以一定的方式和比例在液体中添加纳米级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粒子,并称之为纳米流体。3其中的氧化物粒子包括、、等,另外还有一些金属粒子和碳化物等4。 在1995年Choi3之后,学者纷纷对纳米流体展开了的。国内方面,5对纳米流体的热导率和粘度进行了计算。李云翔等人6为纳米流体的研究进展做了一个总结,包括:纳米流体稳定性的研究、纳米流体物性的研究、纳米流体传热特性的研究,其中既包括实验方面的研究进展也对纳米流体物性以及传热特性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国外方面,B. Davidovitch7研究了了热的在基板上过程im8-11、Vassallo12、ruong13等人也做出了的贡献,不再赘述。动力学模拟是一种微观尺度原子和简单运动的方法。时候,,10-1000nm和1ns-10ms 的尺度。本文所采用的介观尺度下流体的动力学行为的方法14。此方法通过对模拟区域内的粒子进行粗粒化,以减少计算代价,在更短的计算时间内计算更大的区域。DPD方法中的相互作用系数(interaction parameter)是内在的原子的相互作用决定的,在中表现为之间的相互作用。mitesh Maiti等人15提出作用系数和的有关。Decker E等人16对宏观和的接触角提出了合适的定义,并且给出了测量接触角的方法。armur A等人17总结了方法的,了如何规避这些缺陷。18更是研究出了与体积无关的更加可以准确反映物性的渐近接触角。宁乔等人19利用照相机捕捉到的液滴灰度图像,利用边界提取等方法得到液滴的轮廓,采用轮廓拟合的方法进而求得液滴的接触角。徐志钮等人20认为,如何准确测量接触角对相关学科如材料、医药、半导体、生命科学、油墨工业、电力系统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并 在1998年,PB Warren21说明了DPD粒子的对象,可以指代分子、原子、高分子蛋白质聚团、带电离子团等等,指出了DPD方法的广泛的适用性。DPD算法中粒子采用和MD算法一样的Lagrange坐标描述,体系中的粒子运动满足牛顿运动方程: (1) 其运动方程中、为i粒子的位移和速度,为i粒子受到的3种合力,包括颗粒间的有势作用力,还包括类似于布朗动力学中的随机力和耗散力。这些都属于软势力 (2) 其中,即i、j粒子间的距离,为和方向相同的单位矢量,为保守力系数,反映粒子i和j之间的最大排斥力,和分别为耗散力和随机力幅值,,为高斯白噪声项,满足以下统计学特性: (3) 、、为各力的权重函数,由于热平衡(恒温系统)的需要,其形式一般采用如下形式: (4) 其中为截断半径,这3种力都只在两粒子相距小于时存在,都是短程力。一般选取的无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