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很多人都在追问的一个问题,《中国教育报》记者也.doc

这是很多人都在追问的一个问题,《中国教育报》记者也.doc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这是很多人都在追问的一个问题,《中国教育报》记者也

让诵读陪伴学生成长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实验中学 李占峰 2011年8月23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今天能来参加这个会议,我非常高兴!我来自齐鲁大地被誉为“五岳独尊”的泰山脚下,是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实验中学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今天能够有机会来到我们福州市,和福建的同行们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关于经典诵读的有关知识,我感到非常荣幸! 由于我们学校是山东省语委特别推荐,经国家语委批准的经典诵读工作特色学校,所以,8月3号,在徐州师大主办的“中小学经典诵读教育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上,我和我校的校长被列为本次国培计划的专家团队,做了我校经典诵读工作的经验介绍。正是通过这次培训班,福建的叶雯云老师才认识了我,并推荐我来福州参加这次会议。我想这也算是“千里有缘一线牵”吧!是经典诵读这根线将我和福建的老师联系在了一起。陈主任让我介绍一下我校的经典诵读经验,说实话,我诚惶诚恐。因为我们学校在这一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只是进行了一点尝试,和在座的很多先进学校的实践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就把我校近年来的一些做法向各位福州的专家和同行汇报一下吧!其中内容难免粗糙,还请各位领导和同仁多多包涵! 作为一名从事基础教育初中段教学的语文教师,我资历尚浅,语文教学的经验还不足。但专业成长的历程却给了我一个越来越深切的体会,那就是,当今学校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越来越急迫地呼唤一种回归,一种对传统教育的回归。山东省泰安市步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已近十个年头,几年的实践证明,新一轮课改最大的成功,从教师层面来说,是彻底冲击、影响、改变、更新了教育教学的思想、理念和方法,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新课改一起成长,以不断的学习促进自己的教育教学,逐渐成为了教师们的职业自觉。从学生层面来看,新课改最大限度地“解放”了学生的思维和性灵,改变了他们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自我意识得到唤醒,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个体价值得到了尊重和体现。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民族文化却在失落,学生的价值观念开始混乱,经济社会恣意泛滥的“金钱意识”“商品意识”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学生在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里随波逐流、任意飘荡……信息时代、读图时代的到来,对我们民族的文化冲击很大,不少人在惊呼:“我们的文化怎么了?”现代的教育也随之西化得厉害,自从1903年语文学科独立之后“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以及四书五经的琅琅诵读声逐渐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教师对一看就懂、索然无味的白话文的繁琐分析。中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一代人身上出现了断层,这是令人痛心的事。2004年12月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调查显示,5年来中国国民的阅读率持续走低:“每月至少读一次书”的民众比率从1998年的六成降到2003年只有52%;在识字率、所得收入皆较高的城镇居民,读书率不增反降:近年来经济快速成长的苏州,有将近七成(67%)的人不读书,北京不读书的民众比率也超过一半(55%),上海则超过两成(24%)。于是媒体惊呼:半数中国人不读书。按照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在“两会”期间提交的“设立国家阅读节”提案的统计,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为64本;而中国专事读书的九年义务教育在校学生,平均每人每年读书不足5本。原国家教委主任柳斌同志说:“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我相信,这些现象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各位都有目共睹,我们对此都有切肤之痛。当然,学生的具体表现肯定是因时因地而不同的,城市和农村孩子的表现不一。据我个人的观察和体会,同为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孩子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我们学校作为一所处在城乡结合部的初级中学,学生的情况自然有其特殊之处。站在一名语文教师的角度来看,我发现最让人担忧的是:学生对传统文化越来越没有兴趣,对现代文化则过于迷恋。由此导致的后果是令人揪心的——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开始混乱,人生方向开始迷失,对传统礼仪不屑一顾,行为习惯越来越差,学习兴趣不断减弱……等等。学校领导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怎么办? 我们苦苦思索。作为教育工作者,学生出了问题,当然应该从自身的教育工作找症结,寻办法。向传统回归!从传统文化中找寻重塑学生心灵的良药。庆幸的是,我们找到了。那就是,重拾经典,让学生过上“诵读”的生活! 从传统和经典文化中寻找安顿学生心灵的方药,让学生通过诵读感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寻找学习和生活的方向,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是我们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育人之路,但这并非我们的首创,而是学习、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的探索和尝试。“只有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