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4 三、压铸涂料的使用 表4-22 压铸用涂料及配制方法 D4 第四节 压铸件的清理、浸渗、后处理和表面处理 一、压铸件的清理二、压铸件浸渗处理三、压铸件的后处理和表面处理 D4 一、压铸件的清理 图4-8 螺壳式振动清理机1—电动机 2—弹簧 3—螺壳4—格栅 5—喷水管 6—橡皮衬7—铸件出口 8—放铸件处9—铸件和磨料运动方向 D4 二、压铸件浸渗处理 压铸件内部缺陷如气孔、针孔或疏松等,可压入密封剂(浸渗剂)使其具有耐压性(气密性、防水性),这种方法叫浸渗处理。 浸渗处理常用的方法是真空加压法。其处理工艺是:压铸件洗净、烘干,装入浸渗罐,用真空泵抽真空,使罐内真空度高于80kPa,然后吸入预热到50~70℃的浸渗剂液体,待完全覆盖压铸件后,关闭阀门并加0.5~1.0MPa气压,保持10~15min后除去浸渗液,取出铸件洗净,经8~24h干燥即成。 D4 三、压铸件的后处理和表面处理 1.压铸件的后处理 表4-23 压铸件时效退火和负温时效处理规范 2.压铸件的表面处理 为了提高压铸件的耐蚀性和美观,有时进行表面处理。 D4 第五节 半固态压铸 一、半固态压铸特点二、半固态合金的制备三、半固态压铸成形方法四、半固态压铸的应用 D4 一、半固态压铸特点 1)由于降低了浇注温度,而且半固态金属在搅拌时已有50%的熔化潜热散失掉,成形模具工作温度低于普通压铸,所以大大减少了对压室、压铸型腔和压铸机组成部件的热冲击,因而可以提高压铸模的使用寿命。2)由于半固态金属粘度比全液态金属大,内浇道处流速低,因而充填时少喷溅,无湍流,卷入的空气少,对于需要进行热处理的厚壁铸件也能压铸。3)半固态金属浆料像软固体一样输送到压室,但压射到内浇道处或薄壁处,由于流动速率提高,使粘度降低,充模性能提高。 D4 一、半固态压铸特点 4)可精确地计量压射金属的质量,取消通常需要的保温炉,从而节约金属及能量,同时还可以改善工作环境。 D4 二、半固态合金的制备 1.机械搅拌法:由M.C.Flemings等采用的由两个同心带齿圆筒组成的搅拌装置,内筒静止,外筒旋转,从而得到非枝晶组织的半固态浆料2.电磁搅拌法:电磁搅拌法是利用电磁感应在熔融的金属液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在外加旋转磁场的作用下促使金属固液浆料激烈的搅动,使传统的枝晶组织转变为非枝晶的搅拌组织。3.应变激活法:将常规铸锭经热态挤压预变形制成半成品棒料,通过变形破碎铸态组织,最后按需要将变形后的金属棒料分切成一定大小,加热到固液两相区等温一定时间,快速冷却后即可获得非枝晶组织铸锭。 D4 三、半固态压铸成形方法 图4-9 半固态压铸装置原理示意图a)流变压铸 b)触变压铸1—压铸合金 2—感应加热器 3—冷却器 4—流变铸锭 5—坯料6—坯料重新加热装置 7—压射室 8—压铸模 9—软度指示针 1.流变压铸 D4 四、半固态压铸的应用 (1)半固态金属坯料的制备技术,包括制备工艺和设备的研究,重点是如何解决成形全过程温度及固相率的严格控制问题。(2)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重点是半固态金属流变性能的理论研究,为半固态压铸工艺的正确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3)半固态压铸技术在工业应用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将实验室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4)计算机应用。 2.触变压铸 D4 第六节 其他特殊压铸工艺 一、真空压铸二、充氧压铸三、精速密压铸四、黑色金属压铸 D4 一、真空压铸 (一)真空压铸的特点(二)真空压铸装置及抽空方法 图4-10 真空系统示意图1—压铸模 2—真空表 3—过滤器 4—接头 5—真空阀6—电真空表 7—真空罐 8—真空管道 9—真空泵 10—电动机 D4 一、真空压铸 图4-11 真空罩安装示意图1—真空罩 2—动模 3—动模架4—定模架 5—压铸模 6—接真空阀通道 7—弹簧垫衬 D4 一、真空压铸 图4-12 由分型面抽真空示意图1—压射室 2—定模 3—动模4—液压缸 5—真空阀 6—行程开关 (三)真空压铸模具设计 D4 二、充氧压铸 (一)充氧压铸的特点(二)充氧压铸装置及工艺参数 图4-13 充氧压铸装置示意图1—氧气瓶 2—氧气表 3—氧气软管 4—干燥器 5—电磁阀6—节流阀 7—接嘴 8—动模 9—定模 10—压射冲头 D4 三、精速密压铸 (一)精、速、密压铸的特点 图4-14 精速密压铸原理示意图a)开始状态 b)中间状态 c)终了状态1—外压射冲头 2—内压射冲头 D4 三、精速密压铸 图4-15 补充压射冲头示意图1—补充压射冲头 2—推杆 (二)精、速、密压铸的工艺控制 D4 四、黑色金属压铸 (一)黑色金属压铸模的设计特点(二)压射机构的选择 表4-2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压焊方法及设备作者赵熹华第一章课案.ppt
- 压焊方法及设备作者赵熹华目录课案.ppt
- 压力容器安全作者张礼敬01-压力容器基础知识课案.ppt
- 压力容器安全作者张礼敬03-第3章压力容器选材与设计课案.ppt
- 压力容器安全作者张礼敬06-压力容器失效形式及安全性分析课案.ppt
- 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评价作者杨启明1.1流程工业的危险分析与评价课案.ppt
- 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评价作者杨启明1.01前言课案.ppt
- 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评价作者杨启明1.2压力容器与管道在工业课案.ppt
- 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评价作者杨启明1.3压力容器与压力管道的课案.ppt
- 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评价作者杨启明1.5风险管理课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