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 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 本章学习要求 4.1 概述 4.2 土的抗剪强度 4.3 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方法 4.4 地基承载力的理论计算 4.5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本章学习要求 本章也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是土力学基本内容之一。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的基本知识。 掌握土的抗剪强度库仑定律与极限平衡理论; 了解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常用测定方法,学会根据不同固结条件和排水条件正确选用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了解地基破坏的三种形式,掌握临塑荷载、界限荷载和极限荷载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临界荷载公式、太沙基公式等计算地基的承载力; 掌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基本概念,能够熟练使用规范推荐公式和载荷试验等方法确定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工程中的强度问题 土的抗剪强度: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 4.2土的抗剪强度 4.2.1 库仑定律 有效应力 土体抗剪强度组成: 摩擦力:大小取决于剪切面上的正应力和土的内摩擦角。 粘聚力:由土粒之间的胶结作用和电分子引力等因素形成,与所受压力无关。 摩擦力的两个来源: 滑动摩擦:剪切面土粒间表面的粗糙所产生的摩擦 咬合摩擦:土粒间互相嵌入所产生的咬合力 4.2.2 土的极限平衡理论1.土中一点的应力状态 土体内一点处不同方位的截面上应力的集合(剪应力? 和法向应力?) 2.莫尔-库仑破坏准则 莫尔-库仑破坏准则 应力圆与强度线相离: 3.土的极限平衡条件 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破坏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 f 【例】地基中某一单元土体上的大主应力为430kPa,小主应力为200kPa。通过试验测得土的抗剪强度指标c=15 kPa,? =20o。试问①该单元土体处于何种状态?②单元土体最大剪应力出现在哪个面上,是否会沿剪应力最大的面发生剪破? 4.3 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方法 4.3.1 直接剪切试验 直接剪切仪 直接剪切仪 直接剪切仪 在不同的垂直压力?下进行剪切试验,得相应的抗剪强度τf,绘制τf -? 曲线,得该土的抗剪强度包线 直剪试验优缺点 优点:仪器构造简单,试样的制备和安装方便,易于操作 缺点: ①剪切破坏面固定为上下盒之间的水平面不符合实际情况,不一定是土样的最薄弱面。 ②试验中不能严格控制排水条件,对透水性强的土尤为突出,不能量测土样的孔隙水压力。 ③上下盒的错动,剪切过程中试样剪切面积逐渐减小,剪切面上的剪应力分布不均匀 4.3.2 三轴压缩试验 三轴是指一个竖向和两个侧向而言,由于压力室和试样均为圆柱形,因此,两个侧向(或称周围)的应力相等并为小主应力σ3,而竖向(或轴向)的应力为大主应力σ1。在增加σ1时保持σ3不变,这样条件下的试验称为常规三轴压缩试验。 抗剪强度包线 分别在不同的周围压力?3作用下进行剪切,得到3~4 个不同的破坏应力圆,绘出各应力圆的公切线即为土的抗剪强度包线 三轴试验优缺点 优点: ①试验中能严格控制试样排水条件,量测孔隙水压力,了解土中有效应力变化情况 ②试样中的应力分布比较均匀 缺点: ①试验仪器复杂,操作技术要求高,试样制备较复杂 ②试验在?2=?3的轴对称条件下进行,与土体实际受力情况可能不符 4.3.3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4.3.4十字板剪切试验 适用于现场测定饱和粘性土的不排水强度,尤其适用于均匀的饱和软粘土 4.3.5抗剪强度指标的选用 【例】对某种饱和粘性土做固结不排水试验,三个试样破坏时的大、小主应力和孔隙水压力列于表中,试用作图法确定土的强度指标ccu、? cu和c ?、? ? 4.4地基承载力的理论计算 4.4.1 地基的破坏形式 1.整体剪切破坏 破坏特征: 当基础上荷载较小时,基础下形成一个三角形压密区Ⅰ,随同基础压入土中; 随着荷载增加,压密区向两侧挤压,土中产生塑性区,塑性区先在基础边缘产生,然后逐步扩展到Ⅱ、Ⅲ塑性区,这时基础的沉降增长率较前一阶段增大; 当荷载超过极限荷载后,土中形成连续滑动面,并延伸到地面,土从基础两侧挤出并隆起,基础沉降急剧增加,整个地基剪切破坏。 地基整体剪切破坏一般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破坏特征: 随着荷载的增加,基础下也出现压密区Ⅰ及塑性区Ⅱ,但塑性区仅仅发展到地基某一范围内,土中滑动面并不延伸到地面,基础两侧地面微微隆起,没有出现明显的裂缝。 局部剪切破坏的p~s曲线也有一个转折点,但不像整体剪切破坏那么明显。 破坏特征: 随着荷载的增加,基础下土层发生压缩变形,基础随着下沉; 当荷载继续增加时,基础周围附近土体发生竖向剪切破坏,使基础切入土中,但侧向变形较小,基础两侧地面没有明显隆起。 冲切破坏的p~s曲线上没有明显的转折点,没有比例界限,也没有极限荷载。 1.临塑荷载 地基临塑荷载是指地基中将要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