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讲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讲述

课题导入 课题导入 1、掌握战国七雄及三次典型战役; 2、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识记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3、识记都江堰的修建和作用 。 目标引领 ————战国七雄 1、结合课本32页地图,完成战国七雄分布图; 2、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有哪些? 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材P31-32,期待你3分钟之后精彩的回答。 东 周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 战 国 春 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221年 公元 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475年 因鲁国编年史 《春秋》而得名 因各诸侯国连年相互战争而得名 楚 秦 韩 魏 赵 燕 齐 燕 齐 赵 燕 齐 魏 赵 燕 齐 韩 魏 赵 燕 齐 楚 韩 魏 赵 燕 齐 燕 齐 魏 燕 齐 韩 魏 燕 齐 楚 韩 魏 燕 齐 秦 楚 韩 魏 燕 齐 赵 秦 楚 韩 魏 燕 齐 楚 晋 齐 秦 燕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1、三家分晋 2、田氏代齐 一、战国七雄: 群雄并起 河北 山东 两湖地区 河北 河南 陕西 特征:分裂、动荡 秦 魏 赵 燕 齐 楚 韩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东 南 西 北 上中下 同时并存 时期 主要 战役 交战 国家 典故 影响 魏国遭重创 桂陵 之战 马陵 之战 长平 之战 魏(庞涓) 赵、齐(孙膑) 魏(庞涓) 齐(孙膑) 秦(白起) 赵(廉颇、赵括) 围魏救赵 纸上谈兵 减灶计 齐国强大起来 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前4世纪中期 主要战役 前4世纪中期 战国后期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大的一次歼灭战,长平之战标志着其他六国再也不能抵挡秦的进攻了,秦的统一之势已形成。 魏 赵 齐 桂陵 救命啊!!! 我离间! 白起 廉颇 我坚守不出!你能奈何? 赵王 赵括取代廉颇! 赵括 我天下无敌! 纸上谈兵! 赵括 秦灭六国顺序 韩赵魏楚燕齐 喊赵薇去演戏 比一比: 城濮大战 (春秋时期) 长平大战 (战国时期) 军队规模 晋:2万,楚:4万 秦活埋赵军40多万 持续时间 一天之内 三年 用兵谋略 退避三舍 反间计 战争结局 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赵军大败,东方六国再无法抵御秦的进攻 春秋战国战争的不同点 时期 目的 规模 影响 春秋 战国 称霸 兼并 统一 用少量军队在短 时间内决定胜负 几十万大军,时 间长,死伤多 国家逐渐 趋向统一 出现一些疆域 较大的国家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特点 1、战争规模很大 2、参战兵力多 3、交战区域广 4、持续时间长 知识结构 春秋争霸 战国兼并 春秋战国的纷争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问题思考 设想一下,当时的人们对连绵不断的战争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他们最渴望什么? 秦国为什么能一跃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 立木取信 商 鞅 舌 战 三、秦国的商鞅变法 你知道有关商鞅的故事吗 (2)商鞅变法的目的、时间?支持者? (3)说出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阅读P33,3分钟之后回答下列问题: 富国强兵;前356年;秦孝公 独立自学二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原因有哪些? 铁制工具和牛耕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欲实现富国强兵之目的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舌战群臣 2.经济: 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3.军事: 奖励军功 1.政治: 建立县制,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编定户籍,严明法度。 提高了农民积极性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军队战斗力增强 国富 兵强 加强中央集权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变法内容 作用 影响 引导探究: 如何你是秦国一位农民,你对商鞅变法持什么态度?为什么?如果你是位旧贵族又会怎么样? ,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判断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