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师范学院第8期简报.doc-金华职业技术学院.doc

2012年师范学院第8期简报.doc-金华职业技术学院.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年师范学院第8期简报.doc-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师范学院简报 第8期    (总第88期) 2012年 11月10日 喜 讯 ——我院倪淑萍老师撰写的专著《金华民歌衬词衬腔研究》出版。《金华民歌衬词衬腔研究》被列入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它对金华民歌做了“抢救性”的保护和研究。此事已由《金华日报》进行报道。 (办公室) ——10月22日晚,在经过6晚1天赛期的紧张角逐后,校第十六届体育运动会羽毛球比赛圆满闭幕。师范学院代表队夺得女子团体比赛季军。 (体工部) ※ 媒体报道 ※ 《金华日报》报道: 我院倪淑萍老师撰写的专著《金华民歌衬词衬腔研究》出版 金华民歌有了首本“正史” 金华素有“仙游圣地,民歌之府”之称。《李有松》、《青丝鸟》、《二姑娘相思》、《小弟歌》等金华民歌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响彻国内外,有的还被编入音乐教材,作为典型的江南民歌被广为传唱。 然而,墙内开花墙外香,金华本地人对这些民歌并不熟悉,能唱的就更少了,该如何改变这一尴尬局面? 由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倪淑萍副教授撰写的《金华民歌衬词衬腔研究》,做了一些新的尝试。 《金华民歌衬词衬腔研究》被列入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它对金华民歌做了“抢救性”的保护和研究。由这本书,金华民歌以及它的发展脉络、体裁题材、衬词衬腔等,首次通过文字形式得以系统呈现。 为金华民歌“立传” 金华最早的民歌可追溯到唐代,千百年来,这美丽耀眼的奇株深深根植于金华人民的心底,成为伴随人们生活、劳动、娱乐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金华民歌和其他各地民歌一样渐渐显出衰微之势。“民歌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用到的场合也越来越少。”倪淑萍说,艺术性较强的山歌、小调等还可因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有意识的保护而继续流传,大部分的劳动歌、仪式歌却因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变而丧失了存在的价值,而且口口相传的方式很难保存,面临失传的境地,急需保护和抢救。 2009年,倪淑萍参加全国“区域音乐研究”研讨会时了解到,在全国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活动中,各地民歌研究呼声日益高涨,出现了一大批成果。与之对比,自己家门口的民歌挖掘和研究工作才刚刚起步,这给倪淑萍的触动很大。“金华民歌历史悠久,在国内也占据一定的地位,遗憾的是至今未有系统的整理。”想到这些,倪淑萍觉得保护和传承金华地方民歌刻不容缓,于是立即着手做这项工作。 可真正开始做了,收集资料就遭遇了不小的难题。“现在还没有有关金华民歌的理论著作,有的都是乐谱、歌谱集,量也少得可怜。”这是倪淑萍之前没有想到的,她只能从田野调查做起,两年间,寻访了李松贤、廖增南、陈崇仁等几十位民间歌手,面对面听他们唱歌,并将歌曲记录下来,最终收集了近500首金华民歌,拥有了翔实的文献资料和珍贵的民歌素材。“我特别感谢那些热爱金华民歌的普通老百姓的积极参与,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承续传统文化的希望。” 民歌研究的新方向 《金华民歌衬词衬腔研究》引用了不少民歌做例子,还首次尝试用五线谱记载金华民歌。“几百首民歌,典型的曲调也就四五种,很多民歌只是歌词内容不一样,其实都是在同一种基本音调或时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用五线谱记谱可以很清楚地说明这个问题,这样做也有利于民歌的推广”。 《金华民歌衬词衬腔研究》不仅系统阐述了金华民歌的历史发展脉络、艺术特征,还重点研究了金华民歌衬词、腔词的表现形态。“没有配头唱不起歌,民歌中,除了直接表现歌曲思想内容的正词外,还常常会穿插一些语气词、助词、象声词等衬托性词句,和正词一起配上曲调咏唱,成为一首完整的歌曲时,就能表现出鲜明的感情。”倪淑萍说,衬词衬腔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很多民歌仅从衬词衬腔的特点就能判断其所属的民族或流传的大体区域,马上找到“娘家”。 倪淑萍说:“衬词衬腔纯粹是劳动人民表情达意、抒发感情的需要,不带任何政治色彩和功利目的,受社会变革和历史流变的影响不大,因此有着比正词更强的稳定性和传承性。从这个角度看,它是探查民歌历史源流的可靠依据,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始终反映着民歌的本真内涵。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研究,能够进一步挖掘金华民歌本质特征和艺术特质。” 更值得一提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其他地方民歌还未有对衬词衬腔的系统研究,《金华民歌衬词衬腔研究》出版为地方民歌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省有关专家对这一研究成果进行评审和鉴定时认为:“该书已是一本具有音乐学专业水平的、全面研究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