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课件--岳麓版)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ppt.ppt

(资料课件--岳麓版)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ppt.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料课件--岳麓版)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ppt

魏文侯(公元前?——公元前396)名斯,战国时期魏国的创立者,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公元前445——公元前403年在位,治魏42年。他拜子夏为师,任用了李悝、段干木、吴起等一大批政治军事人才,顺时应变,变法革新,开拓进取,富国强兵,开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之先河,使魏国成为战国时期最早称雄的强国。 李悝:(约公元前450—公元前390)战国时期魏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传世有《法经》一书。他辅佐魏文侯推行变法,魏国由此强大,并为各国的变法图强开辟了道路。 李悝像 魏文侯问李克曰:“为国如何?”对曰:“臣闻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文侯曰:“吾尝罚皆当,而民不与,何也?”对曰:“国其有淫民乎?臣闻之曰: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其父有功而禄,其子无功而食之,出则乘车马、衣美裘,以为荣华,入则修竽琴钟石之声,而安其子女之乐,以乱乡曲之教,如此者,夺其禄以来四方之士,此之谓夺淫民也。” ——《说苑·政理》 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以为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除山泽邑居。参分去一,为田六百万亩,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不勤则损亦 ... 若依此说,则魏之废沟洫,必废阡陌,其事尚早于商鞅矣。 ——《汉书·食货志》 李悝总结了春秋末期以来各诸侯国立法司法的经验,结合魏国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的法典——《法经》。《法经》是一部诸法合体而以刑为主的法典。 《法经》 《盗法》 涉及公、私财产受到侵犯的法律 《贼法》 有关危及政权稳定和人身安全的法律 《囚法》 有关审判、断狱的法律 《捕法》 有关追捕罪犯的法律 《杂法》 有关处罚狡诈、越城、赌博、贪污、淫乱等行为的法律 《具法》 规定定罪量刑的通例与原则的法律,相当于现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 李悝雕像(位于北京密云的法制公园) 魏用李克(当作李悝),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 ——《史记·平准书》 吴起 吴起(?—公元前381年),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西)人,善用兵,初在魏国为官,后遭陷害,逃奔楚国,帮助楚悼王实行变法,“明法审令,要在强兵”,并打击旧贵族,裁减冗员,整顿统治机构。他的变法促进了楚国的富强,北胜魏国,南收扬越。楚悼王死后,他被旧贵族杀害,变法失败。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社会转型与各国的应对 ■管仲改革 ■魏文侯变法 导入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是大国争霸的时期,先后形成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同时,这一时期又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争霸各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先后进行了变法改革。它们变革的是什么?变法又给它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新变化? 社会转型与各国的应对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大宗、小宗示意图 诸侯是国家的屏障,大宗是国家的主干,怀德是国家平安的保证,同姓是国家的城垒。 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诗经·大雅》 东周王陵车马坑(天子葬礼“天子驾六之乘”) 考古工作人员在清理东周王陵遗址文物 东周王陵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1954年至195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在今洛阳市涧河两岸,发现东周王城遗址。经考古证实,东周王城的西南部为宫殿区,宫殿区北部发现有作坊、烧窑等遗迹,东半部为墓葬区。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者在东周王城的范围内发掘的遗址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墓葬总数3000座以上。 郑庄公墓(位于河南省新密市东南) 郑庄公(前757—前701),名寤生,春秋时期郑国第三代国君,在位32年,曾平定其弟共叔段叛乱。继武公为周平王卿士,联合齐、鲁战败宋、卫,并灭许国,在中原形成霸主地位。后因周桓王免其职而与周作战,击败周师,射伤周王。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按照《周礼》,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八佾”(八列舞女)的礼乐,可是,到了春秋时期连鲁国大夫季氏也公然“八佾舞于庭”,对此,孔子很是感叹! “礼崩乐坏”生动地表明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已经遭到破坏,周王的权威地位已经不复存在。 (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折掉戟的钩尖),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 ——《史记·楚世家》 郑庄公雕像 西周灭亡后,周天子控制的土地越来越少,在诸侯国中的威信逐渐降低。郑国国君郑庄公(前757—前701年)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