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三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docVIP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哈三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 高二学年第一学段 历史(文)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第小题2分,共50分。) 1.《中国文化概论》中对某一学派特征的描述是:“它设计出一整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定邦家的方案,为巩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循的途径。”这一学派是( )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墨家学派 D.法家学派 2.“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这一主张是 ( ) A.以民为本 B.无为而治 C.实行仁政 D.以法治国 3.韩非把为学者(儒家)、言议者(纵横家)、带剑者(墨家侠者与侠客)、患御者(怕被征调作战的人)、工商买卖者等称为“五蠹”,这是因为他们 ( ) A.不利于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 B.无益于百姓生计、人心安定 C.不利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D.无益于国家富强、君权巩固 4.下列中国古代对“天人观”的论述中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 ) A.“有天有人,天人有分。察天人之分,而知所行矣。有其人,无其世,虽贤弗行矣。苟有其世,何难之有哉?”(《穷达以时》竹简)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C.“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D.“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刘禹锡《天论》) 5.佛教宣扬“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王阳明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据此判断,佛教和心学的关系是 ( ) A.心学是对佛教的继承发展 B.佛教与心学本质一样 C.佛教之中包含了心学的思想   D.心学思想受到佛教影响 6.《亭林文集》卷四《又与人书二十五》中载:“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这表明作者 ( ) A.倡导经世致用 B.反对诗文创作 C.极力尊崇道统 D.抨击八股取士 7.李贽在《李氏丛书?老子解下篇》中说:“致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贵,在侯王可言贱”。这表明李贽 ( ) A.主张个性解放 B.反对封建礼教 C.提倡人类平等 D.反对理学空谈 8.唐刘知几《史通·惑经》:“故知当时史臣各怀直笔,斯则有犯必死,书法无舍者矣。”这里“书法”的含义是 ( ) A.书法作品 B.措辞方式 C.汉字形体 D.修史原则 9.马克思在《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中写道:“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由此可见,三大发明 ( ) A.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 B.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 C.推动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D.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0.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图1所示的书法特点是 ( ) A.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B.笔势飞动,意绪狂放 C.端庄浑厚,雍容大度 D.追求个性,忽略法度 11.米芾在评价苏轼《枯木怪石图》时说:“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这反映了宋代绘画 ( ) A.民间风情色彩浓厚 B.风格奇特不拘成法 C.更加注重表达意境 D.受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