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北方地区稻瘟病的防治技术.doc
谈北方地区稻瘟病的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 Q016)03―0208―01
稻瘟病俗称火烧瘟、吊颈瘟,是水稻三大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96,甚至颗粒无收。被誉为水稻上的“非典”。针对稻瘟病的发病条件及原因,结合实际.推广以化学防治为主,与农业防治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水稻稻瘟是完全可以有效控制,要夺取水稻丰收,选用良种是基础,带药移栽是关键,预防穗瘟是保证。
1概述
1.1症状识别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被害部位不同,可形成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病害。苗瘟主要发生于幼苗期叶片上,形成褐色、梭形或不定形病斑,有时可在病斑上形成灰绿色霉层。叶瘟指本田期稻株叶片发病。感病品种很快形成大的圆形或椭圆形褐斑,严重时病斑密布,叶片枯焦,全株中毒萎缩,根腐枯死。节瘟是指病节初为黑褐色小点,以后环状扩大至全节,变成黑色或黑褐色,穗颈瘟发生于穗颈、穗轴、枝梗和谷粒上。穗颈瘟一般多在出穗后受侵染,病斑初期暗褐色,逐渐向上下扩展,形成水渍状褪绿病斑,最后变黑褐色,也有的后期呈枯白色。穗颈瘟严重影响产量,始穗期发病的常造成白穗,全不结实,发病迟或轻时,秕谷增加,千粒重降低,米质差,碎米率增高。
1.2病原鉴定
稻瘟病系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目、梨形孢属(灰梨孢菌)真菌引起。
1.3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在病稻草上和病种子上越冬。除病种子在旱育秧条件下有可能发生苗瘟外,主要是病菌在病稻草上越冬,来年温度、湿度适宜,病稻草上病菌即可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到水稻上,遇到适宜温湿度条件时很快萌发,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叶片,引起初侵染,使叶瘟发生,再通过气流传播引起再侵染,使叶瘟加重,并繁殖出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而引起穗颈瘟、节瘟、谷粒瘟发生。收割脱谷后病菌则在病稻草和病种子上越冬。
1.4发病条件
1.4.1品种抗性
水稻不同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亦表现不同的抗性。品种抗病性因地区、栽培年限及病菌生理小种不同而异。有的品种在甲地种植发病轻,至乙地种植发病重,有的品种在育成或引进初期不发病或发病轻,但种植3-5年后,往往“丧失”抗性,由抗病变为感病。
1.4.2菌源
菌源数量如病种子多.又未进行浸种消毒,尤其病稻草、病秕谷未进行销毁或处理不彻底,越冬菌源多,发病常重。
1.4.3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对病菌的繁殖和稻株的抗病力均有影响,也影响到寄主的抗病性,特别是阴雨连绵,日照不足,稻株抗病力降低,容易发病。
1.4.4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既影响到水稻抗病力,也关系到病菌生长发育的田间小气候,因此,在改进栽培技术中,特别是肥、水管理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关系密切。
(1)肥料:肥料中以氮肥对发病的影响最大。氮肥施用过迟或过量,易引起植株贪青徒长,株间通风透光差,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和繁殖。
(2)灌溉:分蘖前期浅水勤灌,分蘖盛期适时排水晒田,抽穗后湿润灌溉,可控制土壤中氮肥的供应,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达,使稻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
(3)土壤:有机质丰富的土壤如草炭土,在春季冷凉时,有机物分解慢,至夏季高温分解快,大量释放出的氮索,为稻株吸收,造成贪青徙长,使抗病力降低,加重发病。地下水位高,土质粘重,排水不良的土壤,有机质在嫌气状态下分解,往往产生毒质,伤害根部,降低稻株抗病力,也易感病。
2综合防治方法
2.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优质米品种
选用抗病丰产良种是防治稻瘟病的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常发病区尤其要注意更换历年感病品种,推广对稻瘟病具有较好抗性的品种或组合,实行多质源品种布局,避免布局上的品种单一化。
2.2加强栽培管理,提高稻株抗病力
大力推广大中棚旱育壮秧、合理密植、半旱式栽培、宽窄行条栽、平衡配套施肥、科学管水等措施,创造有利于水稻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增强水稻抗病力。实行“浅-湿-干”间歇灌溉技术,加强水稻健身栽培,提高抗病能力。田间要保持浅水层,尽可能降低田间湿度。分蘖末期进行排水晒田,孕穗到抽穗期要做到浅灌,以满足水稻需水的要求,有条件的地区设置晒水池,以提高灌水温度,有助于水稻生育与提高抗病性。割净水渠和池埂上的杂草,以增加通风透光性。本田施肥技术要做到四结合、三依据、二看。四结合即化肥与有机生物肥结合;氮、磷、钾与微量元素结合.土壤施肥与叶面施肥结合;深施与表施结合。三依据即依据品种特性施肥.依据地力和产量指标标准施肥;依据叶龄进程诊断施肥;二看即看天、看苗具体施肥。增施硅肥与锌肥。切忌偏施迟施过量氮肥。适当降低氮肥用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对钢铁行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docx VIP
- YY0316-2016模版(安全风险分析资料).doc
- 15万吨丙烯酸精制工艺设计.pdf
- 脱蜡知识培训课件.pptx
- 2025年二十届中纪委四次全会党课课件.ppt VIP
- 2024年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2025春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全册)各单元教学计划.docx
- XINJE信捷-XS系列PLCopen标准控制器用户手册【软件篇】(XS Studio)(PS06 20230906 1.2)-2023.9.6.pdf
- 【MOOC】中医与辨证-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docx
- 阳光书院兴义一中小升初语文英语全真模拟仿真试卷1-8(共8套)附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