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骑踏浪五十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轻骑踏浪五十载.doc

轻骑踏浪五十载   德国地处西欧,北邻波罗的海和北海,海岸线地形复杂,因此形成了发展灵活快速的快艇部队的传统。从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洗礼到柏林墙两侧的数十载分裂,直至统一后的今日德国海军,快艇部队的发展贯穿始终。尤其是在二战中,快艇部队作为纳粹德国海军的水面攻击主力,对盟国海上运输线构成重大威胁,取得了击沉盟军舰船近200艘、总吨位数十万吨的突出战绩,成为各参展国快艇部队中的战绩最高者。我们知道,战后德国基础工业几乎被毁坏殆尽,加上西方盟国限制其军事力量的发展,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德国海军的建设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而在战后重建的五十年里,德国海军快艇力量不断进行编制调整、完善指挥和装备更替,已成为一支具有悠久而独特发展历史的作战力量,同时也成为折射德国海军战略变革的一面镜子。   那么,从1957年联邦德国重建快艇舰队,到标志着快艇力量退出战斗序列的2006年德国海军第7快艇中队解散之间的这半世纪里,当代德国海军快艇作战力量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进,又体现了德国海军怎样的战略转变呢?   战后东德快艇部队的组建与发展   二战结束后,德国被盟国完全解除武装且不能建立任何武装力量,只获准建立一支部队作为边防守卫之用。1956年,西德建立联邦国防军并加入北约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为了应对来自西方的威胁,共同签署《华沙公约》、建立华约组织。东德方面也建立了一支独立的武装力量,以应对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西德的威胁,东德海军(即国家人民军海军)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成立的。   众所周知,原纳粹德国海军的遗产几乎全部交由战胜国处置。因此,几乎没有任何基础的东德海军只能在苏联的援助下,同时依靠自身努力逐步发展海上作战力量。在华约集团中,东德海军的主要使命是在波罗的海活动以及扼守波罗的海海口,确保苏联海上支援力量的安全,同时也参与对波罗的海沿岸目标的进攻行动。针对这一战略目标,东德海军制定了重点发展反潜舰艇、快速鱼雷艇、扫雷舰艇以及登陆舰艇的策略,尤其是把小型水面作战快艇作为发展的重点。   东德早在海军成立前就开始积极寻求自制小型快艇,以便为筹建快艇部队打牢基础,曾在上世纪50年代开展了150吨级16型“鲑鱼”(Lachs)级和60吨级57型“鳟鱼”(Forelle)级鱼雷艇项目的研制工作。前者装备2具533毫米鱼雷、2座双联25毫米舰炮、采用燃气轮机动力;后者装备2具533毫米鱼雷管、1座双联25毫米舰炮和1挺高射机枪、采用苏联M-50柴油机。当时,东德国内数家船厂及设计局都展开了快艇型号的研究。不过,因为身处社会主义阵营,东德海军装备的研制大大受制于前苏联方面,再加上其军工生产体系在二战中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这些自制快艇项目都没能投入生产。   在自行开发快艇的努力受挫后,东德不得不转而前苏联采购。1957年10月,9艘苏联183型P-6级鱼雷艇加入东德海军,后者以此为基础于1959年组建了鱼雷快艇旅。随后,东德又向苏联追加采购了18艘P-6鱼雷艇。1962年8月31日,244号艇在执行巡逻任务途中发现西德海军“卡尔斯鲁厄”号护卫舰,在对其跟踪的途中与一艘瑞典火车渡轮相撞沉没,造成7名水兵丧生。   与此同时,东德还于1961年8月开始建造8艘62型“青年”级快艇浮动补给居住船,于1963年年底前全部加入快艇旅。在引进鱼雷快艇的同时,战斗力更强的导弹艇也进入东德海军的视线。1962年冬,2艘苏联205型“黄蜂”I型(OSA I)导弹快艇加入东德海军序列。该艇艇长 38.6米,宽7.6米,吃水2.73米,排水量209吨;艇上安装3部M503A 柴油机,4000马力,航速38节;武备包括4枚SS-N-2A反舰导弹和2座AK-230双联30毫米舰炮,乘员27人。同年10月,东德海军成立了导弹快艇旅。   进入60年代后,东德在自制快艇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1963年,63型“白鼬”(Iltis)级轻型鱼雷快艇顺利完成海试并加入海军服役。63型艇采用铝合金艇体,装备两具533鱼雷发射管,采用后抛型发射方式,即艇尾鱼雷管用压缩气体将鱼雷向后推出发射管,鱼雷从艇尾入水,此时鱼雷与航行方向一致,头部指向目标。鱼雷艇在发射鱼雷后必须急速转向,退出鱼雷行进路线。该艇艇长14.8米,宽3.4米,吃水1.05米,排水量16.8吨;最高航速52节,航程230海里,乘员3人。该艇装备KSA 5型导航雷达,两台M503F-3柴油机,双桨驱动。东德海军还在此基础上专门成立了装备国产快艇的轻型鱼雷快艇旅。   同年5月,东德海军第6舰队在吕根岛西北部维托半岛的布克角正式成立。1965年,随着护卫舰、登陆舰及其他辅助舰艇相继划归其他舰队,第6舰队成为了东德海军纯粹意义上的快艇舰队,同时也是人民海军下辖三大舰队之一,可见地位之重要。第6舰队组建后,东德海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