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阜阳市芝麻机播技术及应用效益研究.doc
阜阳市芝麻机播技术及应用效益研究
摘要 结合阜阳市芝麻生产现状,2014―2015年连续2年研究探讨芝麻在机播条件下适宜的密度,结果表明,阜阳市较为合理的机播种植密度宜采用行距50~60 cm,使用株型中等的品种;机播不间苗处理的平均产量虽然要低于机播间定苗处理,但却节省了费用,同时可以为夏季抢收抢种赢取宝贵时间,在当前农村青壮劳动力流失的形势下,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 芝麻;机播技术;经济效益;安徽阜阳
中图分类号 S56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016-02
芝麻作为一种油料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芝麻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其营养价值丰富,保健作用突出,药用价值广泛,在适合的土壤和地域发展芝麻产业,具有广阔的经济和社会前景。
阜阳市处于黄淮海平原南部,温度、光照、热量资源比较充沛,降雨量适中,适于芝麻的生长发育,因此成为全国芝麻主产区之一,该市常年芝麻播种面积在3万hm2。近年来,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失,农业劳动力缺乏;农资和劳动力成本持续增加,芝麻播种面积逐年下降[1-2]。
在芝麻生产上,由于种子个体较小,千粒重低,在生产中难以进行机械化全程播种,目前主要采取的是半机械化播种方式,在阜阳市主要采取人工单耧播种,劳动效率不高。同时,存在人工撒播的形式,虽然初次劳动率高,但芝麻的播种量和播种深度无法控制,导致芝麻在播种地中深浅不一,幼苗不匀,无法取得理想的均苗效果,在后期出苗后,必须进行3次以上间苗和定苗,导致人工需要量大,成本增加,成为影响该地区芝麻面积的扩大的重要诱因。因此,在当前国家提倡轻简化栽培形势下,研究阜阳市芝麻机播技术并加以推广具有积极意义[3-4]。本试验研究在旋耕条件下机播行距、间定苗方式对芝麻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芝麻机械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品种为豫芝4号,播量7.5 kg/hm2,间定苗处理留苗18万株/hm2。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机播行距(20、40、60 cm)和间定苗方式(间苗、不间苗)2个因子,3次重复,6个处理、18个小区,小区面积80 m2。
1.3 试验方法
1.3.1 机械准备。此试验采用四轮拖拉机动力调式多耧腿麦豆播种机,将播量调至最小。播前调试播种机,首先调整播种量为最佳出粒处,其次调节与车轮相对耧腿的播种深度,防止因拖拉机轮辙深,而导致的漏播。生产应用中可采用堵耧腿的方式调整行距。
1.3.2 试验地准备。播种前旋整2次,疏松土壤,每隔4~6 m开挖畦沟,以利于排水,根据播幅宽确定畦宽,畦面宽度要适中,防止出现畦面积水现象。阜阳市芝麻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2~3 cm。而原播种机后用于麦豆镇压的盖板则要拆除,否则会影响芝麻的出苗[5-6]。
基肥施三元复合肥450 kg/hm2,6月6日播种,6月17日、22日间苗,6月24日喷施高氯甲维盐和多菌灵防治病虫害,6月29日定苗,7月26日再次防治病虫害,9月17日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艺及经济性状
从表1、2可以看出,各处理中2014―2015年2年的产量,以处理3(机播+行距60 cm间苗处理)产量最高,为1 756.5 kg/hm2,处理1(机播+行距20 cm间苗处理)的产量其次,为1 726.5 kg/hm2,处理2(机播+行距40 cm间苗处理)的产量第3位,为1 756.5 kg/hm2。处理5(机播+行距40 cm+不间苗处理)产量最低,为1 287.0 kg/hm2。
从2014―2015年2年的经济性状可以看出,机播间苗处理的关键性状如株高、单株蒴果数以及每蒴粒数均优于不间苗处理,同时,间苗处理较不间苗处理的黄梢短,结果率高;始蒴部位也比不间苗处理的要短。
在阜阳市的气候环境下,芝麻群体经过间、定苗处理,在光照和性状上要优于不间定苗群体,主要表现为群体优良,与不间定苗处理相比,优势明显,产量优势显著。
2.2 经济效益
据有关资料2009年初对安徽省临泉县的芝麻种植农户调研,芝麻平均产量为976.5 kg/hm2,产值为12 007.5元/hm2,总成本为3 966元/hm2,收益为8 041.5元/hm2。芝麻种植成本中,种子费用为210元/hm2,肥料为1 018.5元/hm2,农药为432元/hm2,机械畜力为418.5元/hm2,用工为1 762.5元/hm2,用工占总成本的44.4%,是生产中最大的一笔投入。而近几年随着物价的上涨以及农村青壮劳力的流失,用工成本更显著加大。综合2年试验机播,间定苗处理产量较不间定苗处理高,但在其全生育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