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靖西县田七种植区土壤肥力特征的差异性分析.doc
靖西县田七种植区土壤肥力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摘要 对靖西县3个不同区域田七种植区(新甲乡、化垌乡、武平乡)的9个采样点进行土壤肥力状况分析,结果表明:靖西县田七种植区土壤肥力指标有一定的差异性,田七种植区土壤成酸性反应(pH值4.69~5.16),有机质、速效钾从中等到丰富不等,速效磷(52.37~89.52 mg/kg)均呈很丰富的状态,碱解氮分布不均(33.6~92.4 mg/kg),由较缺到中等不等。就不同区域而言,3个区域有一定的差异,但彼此间差异不明显,总体来讲,新甲乡的综合肥力强于化垌乡,武平乡稍差。
关键词 田七;土壤肥力;差异性;分析,广西靖西
中图分类号 S15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194-03
Abstract The soil fertility condition in 9 acquisition points of 3 different Panax notoginseng cultivation areas(Xinjia Township,Huatong Township and Wupin Township) in Jingxi County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existed certain different index soil fertility in Panax notoginseng cultivation areas of Jingxi County.The indexes of Acid reflection(pH value) of Panax notoginseng cultivation were from 4.69 to 5.16.The indexes of organic material and available potassium were from intermediate to abundance.Available phosphorous was in a abundance condition(52.37~89.52 mg/kg).The distribution of available nitrogen was inhomogeneous,from shortage to intermediate(33.6~92.4 mg/kg).In different regions,3 districts existed not really obvious differences.On the whole,the comprehensive soil fertility of Xinjia Townshi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Huatong Township,that of Wupin Township was a bit worse.
Key words panax notoginseng;soil fertility;difference analysis;Jingxi Guangxi
田七又名三七,起源于2500万年前的第三纪,原系山野自生,后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现和采用,并发展为人工栽培[1]。靖西栽培田七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靖西所产的商品田七个头大、坚实、不空心,质量优,有“铁皮铜心”之称,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田七”药材,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声誉。20世纪70―80年代,靖西县田七盛誉之隆,海内无匹,靖西也因此被国家授予“田七之乡”称号[2]。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爱人为过度干扰的影响,田七种植区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的威胁,不同种植区显示不太一样的理化性状,田七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研究田七种植区土壤理化形状的差异,对研究田七的种植 条件及生态保护具有一定的意义。本研究以靖西县的新甲乡、武平乡、化垌乡的田七园为研究区域,以土壤养分因子为研究对象,对田七园进行分析和研究。
1 研究区域概况
1.1 地理位置
靖西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南与越南接壤,位于东经105°56′~106°48′、北纬22°51′~23°34′,东与天等、大新县接壤,南与越南高平省毗邻,西连那坡县,北接百色右江区、云南省富宁县,东北紧靠德保县[1],是大西南通往东南亚各国的重要陆路通道之一,具有优越的沿边优势。
1.2 气候概况
靖西县地处云贵高原与广西丘陵的过渡地带,山峰海拔在800~1 300 m之间,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土层浅薄。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10 ℃的年活动积温达6 000 ℃以上。由于受到海拔等因素的影响,气温变化小,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