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行政单位会计
第一节 概 述
一、行政单位会计的概念
(一)行政单位会计的概念
行政单位会计是核算、反映和监督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实行行政财务管理的其他机关、政党组织预算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
(二)行政单位会计的具体适用组织
行政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政党组织。
(三)会计要素与等式
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
会计等式
结帐前: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
结帐后:资产=负债+净资产
收入与支出的关系:收入-支出=结余
二、行政单位会计组织系统
根据行政隶属和经费申报关系,行政单位会计组织系统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
(一)主管会计单位
主管会计单位是指向同级财政部门申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有下级会计单位的行政单位。
(二)二级会计单位
二级会计单位是指向主管会计单位或上级会计单位申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有下级会计单位的行政单位。
(三)基层会计单位
基层会计单位指向上级会计单位申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没有下级会计单位的行政单位。
三、行政单位会计的一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适应性原则
(三)可比性原则
(四)一致性原则
(五)及时性原则
(六)明晰性原则
(七)收付实现制原则
(八)专款专用原则
(九)实际成本原则
(十)重要性原则
四、行政单位会计科目
1.资产类科目:现金 ,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暂付款,库存材料, 固定资产,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
2.负债类科目: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暂存款,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
3.净资产类科目:固定基金,结余
4.收入类科目: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
5.支出类科目:经费支出,拨出经费,结转自筹基建
第二节 收 入
收入概述
行政单位的收入是行政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包括: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和其他收入。
?
一、拨入经费
(一)拨入经费的概念与管理要求
(1)拨入经费的概念:指行政单位按照经费领报关系,由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 预算经费。
(2)拨入经费的管理要求:
1.按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申请取得拨入经费
2.按规定用途申请取得拨入经费
3.按规定的财政资金支付方式申请取得拨入经费
4.按预算级次申请取得拨入经费
5.将拨入经费与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同时纳入预算、实行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
(二)拨入经费的确认
拨入经费的取得方式包括三种,不同取得方式下所入经费的确认存在差异
1.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拨入经费的确认
2.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拨入经费的确认
3.财政实拨资金方式下拨入经费的确认
(三)拨入经费的核算
帐户设置?°拨入经费?±,属于收入类帐户
二级科目:?°拨入经费?a?a基本支出
?a?a项目支出
二级科目下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的支出功能分类科目设置明细科目
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类级)
201 一般公共服务
202 外交
203 国防
204 公共安全
205 教育
206 科学技术
207 文化体育与传媒
208 社会保障和就业
209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
210 医疗卫生
211 环境保护
212 城乡社区事务
213 农林水事务
214 交通运输
215 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
229 其他支出
230 转移性支出
主要分录
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 拨来经费时:
借:经费支出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银行存款
贷:拨入经费
多余经费退回上级单位时记:
借:拨入经费
贷:银行存款
年终,拨入经费累计数转入?°结余?±账户
借:拨入经费
贷:结余
例1:市统计局购买办公用品一批共计50000元,实行财政直接支付。
借:经费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