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飞向太空的航程》概要
天宫二号 神州十一号 腾云驾雾,呼风唤雨,高居于碧霄之上,逍遥于九重天外:这是龙的形象。中华民族自称为“龙的传人”,在我们的祖先心中,很早就产生了像神龙那样凌云御风、翱翔天宇的渴望。 飞天梦之一 飞天梦之二: 她是后羿的妻子。后羿从西王母处请来不死之药,嫦娥偷吃了这颗灵药,成仙了,身不由己飘飘然地飞往月宫之中,在那荒无的月宫之中过着无边的寂寞岁月。 嫦娥奔月 敦煌飞天 飞天,是佛教中乾闼婆和紧那罗的化身。乾闼婆,紧那罗,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一。 乾闼婆的任务是在佛国里散发香气,为佛献花、供宝,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的任务是在佛国里奏乐、歌舞。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相混合,男女不分,职能不分,合为一体,变为飞天。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它于2003年10月15日9时发射,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这个飞船标志着中国成为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神舟五号升空 杨利伟拍摄的作品,这是他看到的地球最美的画面。 这是费俊龙拍摄的作品,照片中的褐色部分是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哥伦比亚号 中的7位 遇难航天员 怦怦( )直跳 橘( )红色 苍穹( ) 斑斓( ) 目眩( ) 坚如磐( )石 烧灼( ) 遨 ( )游 矫( )正 横亘( ) 翌( )年 酝酿( ) jú pēng qióng lán xuàn pán zhuó áo jiǎo 掌握重点字词,词语注音 gèn yì niàng 着(zhuó)陆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作,振作。后泛指做事要趁鼓起劲头的时候一口气干完。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巨大;也形容声势 浩大或影响巨大。 不同凡响: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 色。凡响,平凡的音乐。 拔地而起:形容山峰、建筑物等从地 面上陡然耸起。 标题: 电头: 导语: 主体: 结尾: 飞向太空的航程 新华社酒泉10月16日电 第1~3段 第4~26段 课文结构 第27-30段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举国关注,不同凡响。 中国航天历史回顾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中华民族飞天梦圆 本文标题有什么含义? 其一,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 发射的过程。 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 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概括本则新闻的导语(不超过15字)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①本文开头部分采用什么叙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开头部分采用了倒叙手法,要写中国飞向太空的航程,先写这一过程的最后结果。 作用是:突出“神舟”5号成功飞入太空的历史意义,同时又自然的引出下文。 ②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叙述新闻事实,而是以“2003年10月15日清晨……发射架”开头? 这是导语,点明这则新闻最主要、最有价值的事实。表面看,发射载人航天飞船的时间和地点,实际上还蕴含着作者的主观感情——祝福与自豪。 “朝阳”预示着此次发射圆满成功,也预示着我国航天事业前途光明; “耸入云天的发射架”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发射活 动的壮观,饱含着作者的自豪与钦佩之情。 ?本文导语用了哪两种写作方式?具体 内容是什么? 采用了描述式和评论式写作方式。 描述式内容:写发射的环境是“朝阳辉映”,发射架是“耸入云 天”,“神舟”五号是“乳白色”等。 评论式内容:“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第四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它是连接导语和主体部分的过渡段,起承上 启下作用。 怎么理解“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 终于到来了”? “金色的秋日”一语双关, 一是实指,因为十月(“神五”发射的时间)正是金秋; 二是喻指,表明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中国航天终于迎来了收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 从万户到杨利伟,表明中国人的航天之路非常曲折,但中国人的步伐并没有停止,而是在不断的走下去。 导语部分主要讲述了什么? 点明时间、地点、带读者进入激动人心的场面与氛围中。 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行文的? 时间顺序 作者用了这么多精确的表示时间的数字,对这则新闻起到什么作用? 精确的时间数字,显示了新闻真实性的特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