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蓝海战略改变业行结构
用蓝海战略改变行业结构
[2009-12-03]
金炜灿(W.?Chan?Kim)、勒妮#8226;莫博涅(Renee?Mauborgne),
简介:都是法国枫丹白露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的战略与管理学教授,曾合著《蓝海战略》一书(商务印书馆,2005年,中译本)。资料来源: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0910 公司高管在制定企业战略时,几乎总是先从分析自身所处的行业或环境条件入手;然后,他们会评估竞争对手有哪些优势和弱点;再然后,根据行业和竞争分析,确立一个与众不同的战略定位,建立超越对手的竞争优势。为了获得这种竞争优势,公司通常在差异化高价和低成本这两个战略之间选择其一。公司根据所选择的战略调整价值链,在这个过程中确立生产、营销和人力资源等战略。再接下来根据这些战略,设定财务目标,进行预算分配。 这种做法背后的逻辑是:公司选择何种战略要由环境来决定。换句话说,就是结构塑造战略。这种“结构主义”视角,源自产业组织经济学的“结构-行为-绩效”范式(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paradigm,见注释①),在过去30年中一直主导着战略学。在这种观点看来,一家公司的业绩取决于其行为,而公司的行为又取决于基本的产业结构性因素,例如供应商和买家的数量以及行业进入壁垒等。这是一种因果决定论的世界观,它认为,诸多外部条件是因,它决定了公司利用这些条件的战略决策。 然而,哪怕只是浮光掠影地研究一下商业史,我们便会发现,公司战略塑造产业结构的案例也比比皆是。从福特(Ford)的T型车到任天堂(Nintendo)的Wii游戏机都是如此。在过去的15年里,我们一直在发展名为“蓝海战略”的战略理论,这一理论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公司绩效未必取决于产业竞争环境(见注释②)。蓝海战略的框架可以帮助企业系统地重构它们所处的行业,把“产业结构决定企业战略”扭转为对企业有利的“企业战略决定产业结构”。 蓝海战略的理论基础根源于“内生增长(endogenousgrowth)理论”的新兴经济学派(见注释③),该理论的核心范式假定:个别经营者的思想和行动,能够塑造经济和产业的总体面貌。换言之,战略可以塑造结构。我们把它称做“重(音chong)构主义”(reconstructionist)视角。
结构主义视角虽然也有价值和实用性,但在某些经济环境和行业背景中,重构主义视角更适用一些。尤其是处于眼下的经济衰退中,愈发有必要选择重构主义。因此,公司领导层的首要任务,就是针对组织所面临的挑战,选择恰当的战略视角。然而,只是选择恰当的战略视角还不够。高管接下来还要让组织根据这一思路进行调整,创造可持续的优异绩效。大多数高管都理解结构主义视角的运作机制,因此本文将重点讨论组织如何根据重构主义的观点进行调整,创造持久的高绩效。 ○?哪种战略视角对你合适 选择合适的视角,需要考虑三个因素:产业状况、组织的资源和能力,以及组织的战略思想。如果产业或环境的结构条件富有吸引力,你也有资源和能力去开拓一个可立足的竞争地位,结构主义可能会为你带来良好的回报。即使是在一个不那么有吸引力的行业,如果公司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击败竞争对手,结构主义视角也可以带来好结果。不管是在哪种情况下,战略的重心都是利用本组织的核心优势,在现有市场上取得组织可以接受的风险调整收益(risk-?adjusted?returns)。 但是,当各种条件都不是很理想,并且无论你的资源和能力如何都不可能克服这些不利条件时,就不适合选择结构主义视角。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供给过剩、竞争激烈、利润率很低的行业中。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采取重构主义视角,打造一个能够重塑行业边界的战略。 即使是在一个有吸引力的行业,如果现有对手的地位很稳固,而企业也没有资源和能力与其抗衡,采用结构主义方法也不会带来好绩效。在这种情形下,公司就需要建立一种战略,为自己创造一个新的市场空间。 当产业状况、资源和能力都没有明显指出该采取哪种视角的时候,那就要依靠组织的战略思想来做选择了。倾向于创新并且不甘错失未来机会的组织,采取重构主义视角将更有可能成功。而那些倾向于维护现有战略地位,不愿去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冒险的公司,采用结构主义视角会更好。○?三大战略主张 不管选择哪种视角,要想成功,都取决于以下三项战略主张的发展和匹配:(1)旨在吸引买家的价值主张(value?proposition);(2)旨在使公司能够凭借价值主张赚钱的利润主张(profit?proposition);(3)旨在推动员工和合作伙伴执行战略的人员主张(people?proposition)。两种战略视角的差异,就在于三大主张的匹配方式不同。 首先来谈谈我们对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