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的族群与社会组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住民的族群与社会组织

第 1 章 史前臺灣與原住民文化 ■史前文化的分期 ■史前文化各時期的特徵 ■臺灣原住民的族群 ■臺灣原住民的文化 學習重點 單元課程大綱 ■多彩多姿的史前文化 ■原住民的族群與社會組織 ■原住民的經濟活動與宗教信仰 ◎看圖說故事:想一想他們在做什麼?!   人類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多少都會留下當時活動的遺跡。這些遺跡出現的地方,就是考古學家所稱的遺址。根據這些遺物和遺跡,來了解「史前時代」人類的生活情況 歷史分期:依文字的有無 「史前時代」→人類沒有文字記載以前的歷史 「歷史時代」→有了文字以後的歷史 多彩多姿的史前文化 現代 舊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人類聚居處 2 留有舊石器時代人類遺物、遺跡的地層 1 舊石器時代人類聚居處 1 留有舊石器時代人類遺物、遺跡的地層 1 留有新石器時代人類遺物、遺跡的地層 2 現代人生活的地方 3 圖 2-1-1 遺址與文化層的形成過程   依據所發現的器物,可分為三個時代 (一)舊石器時代 (二)新石器時代 (三)金屬器時代 史前文化分期 史前文化時代的分期 圖2-1-5 臺灣重要史前文化遺址分布圖 (一)舊石器時代 長濱文化 左鎮人文化 (二)新石器時代 圓山文化 卑南文化 大坌坑文化 (三)金屬器時代 十三行文化 1、代表文化:長濱文化(臺東縣長濱鄉) 2、重要性:臺灣目前知道最早的文化 3、時間:距今約五萬年前~五千年前 4、文化特色以打製的石器為主要工具 5、經濟生活為漁獵、採集,並己知用火 舊石器時代 1、代表文化:大坌坑、圓山、卑南文化 2、時間:距今約七千年~二千年 3、特徵:(1)農業的出現 (2)燒製陶器 (3)磨製石器 臺北近郊 台東 新石器時代 小檔案:農業的產生,其影響為 (一)人類文明的突破 (二)可從事文明創造 (三)形成聚落,進而發展為城市和國家 1、代表文化:十三行文化(臺北縣八里鄉) 2、時間:約距今二千年前~四百年前 3、特色:(1)繼續使用石器、陶器外 (2)開始使用銅、鐵器等金屬器工具 4、經濟生活:農業為主、漁獵為輔,聚落也較具規模 金屬器時代 動動腦時間: ◎何謂原住民?他們的族群型態有那些? ◎同學們有誰去過『九族文化村』?可以幫我們介紹有那九族嗎? ◎又有誰能告訴大家最近幾年新正名的族名有那些? 原住民的族群與社會組織 (一)語言:臺灣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 (二)來源:中國東南沿海或南洋群島,有些     學者認為臺灣可能是南島語族向外     遷徙擴散的起點 (三)分類:漢人通常將原住民區分成「平埔 族」 和「高山族」兩大族群 南島語族  南島語族是指活躍在印度洋及南太平洋島嶼群上,屬於南島語系的諸族群。臺灣位於南島語族地理分布上的最北端(圖2-1-3)。 圖2-1-7 南島語族分布圖(資料來源:Chicago: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992。) 臺灣 ◎平埔族 1、分布範圍:臺灣西部的平原、丘陵地帶及東北部 2、族群:包括宜蘭一帶的噶瑪蘭族、臺北地區的凱      達格蘭族及臺南地區的西拉雅族等 3、特色:漢化很深 4、家族制度-以西拉雅族為例 (1)母系社會 (2)行贅婚制(子女、財產繼承權歸女方所有) (3)部落的政治運作則由男子負責,男子依年 齡分成若干等級,老年級才能參與部落的 公共事務。 ◎高山族 1、族群:泰雅族、賽夏族、布農族、鄒族、魯凱     族、排灣族、東部的阿美族、卑南族以及     蘭嶼的達悟族等九族 2、特色:與漢人接觸較晚,仍保留不少原有文化 和族群認同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中華民國時期 山地同胞 原住民 熟番 生番 平埔族 高砂族 不同時期對原住民的稱呼 原住民分布圖(九族) 泰雅族 (人口較多) 阿美族 (人口較多) 達悟族 (人口較少) 卑南族 賽夏族 (人口較少) 鄒族 布農族 魯凱族 排灣族 達悟族(原雅美族) 長老會議:   原住民的領袖制度,長老對於政策的決定有絕對的權力 社會組織 母系社會:阿美族、卑南族 父系社會:賽夏族、鄒族 家族制度 貴族社會 漁團組織 長老會議 排灣族、魯凱族(土地為貴族所有) 阿美族、賽夏族(處理族中的重要事務) ◎正名後的原住民族群  1、原住民原分九族 2、目前為十三族 (2)第11族:噶瑪蘭族(原為平埔族)(民國九十一年) (1)第10族:邵族(原屬鄒族)(民國九十年) (3)第12族:太魯閣族(原歸為泰雅族)(民國九十三年) (4)第13族:撒奇萊雅族(民國九十四年) 原住民的經濟活動與宗教信仰 經濟活動: 1、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