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期刊论文-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贰、期刊论文-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

貳、期刊論文 兩性平等教育季刊,(民87)。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桃縣文教(復刊號) ,(民87)。兩性教育專輯。 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民83)。臺北市 : 臺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婦女研究室。 一、兩性歷史 李長俊,(民90)。台灣前輩畫家作品中女性形象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宗濤,(民90)。唐代妓女的類別與性質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段塔麗,(民89)。唐代婦女地位研究。北京市:人民。 李淑媛,(民82)。唐代婦女之法律地位。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斷代史組碩士論文。 張鈺佩,(民88)。漢代女教典籍中女性的家庭角色與地位。教育研究,7,頁169-179。 洪淑苓,(民86)。美人計的敘事模式與性別政治~從西施故事談起。婦女與兩性學刊, 8,頁151-168。 吳存存,(民86)。女性意識與情愛悲劇。歷史月刊,130,頁96-102。 盧建榮,(民86)。從在室女墓誌看唐宋性別意識的演變。歷史學報(師大),25,頁15-42。 二、兩性平等 葉郁菁,(民91)。支配與被支配--少女漫畫書中呈現的兩性價值觀。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7 ,頁134-141。 蔡麗玲,(民91)。反男孩之戰。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7,頁106-110。 利翠珊(2000):親子情感、家庭角色與個人界域—已婚女性代間情感糾結的經驗與內涵。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暨台灣大學心理學系主辦「第五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技學術研討會-家人關係及其心理歷程」宣讀之論文,台北市。 林德明、劉兆明(1997):新傳統女性:由個案資料探討女主管的面貌與調適歷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4),53-79。 邵麗芳(1997):單身生活意識—單身與一般社會大眾之比較。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慧美(2001):生涯阻礙或助力?—國小女性教師生涯困境與契機—。輔導季刊,37(3),10-16。 張晉芬、黃玟娟(1997):兩性分工觀念下婚育對女性就業的影響。見劉毓秀(主編),女性、國家、照顧工作。台北市:女書文化。 楊茹憶(1996):未婚單身女性生活適應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美慧(1991):單身女性之婚姻觀—現象學方法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惠琴(1996):女性主義觀點看夫妻衝突與影響歷程。國立政治大學主辦「健康的婚姻觀研討會」宣讀之論文:台北市。 賴爾柔、黃馨慧(1996):已婚男性參與家務分工之研究。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1卷,10-18。 吳家翔, (民86)。解讀美體瘦身廣告的身體型塑意涵。世界新聞傳播學院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湯禎兆, (民86)。日本廣告的思考:從品物心情到性別人身。影響雜誌,12,頁88~91。 林芳玫,(民85)。女性與媒體再現-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的觀點。台北:巨流。 顧玉珍, (民80)。解讀電視廣告中的女性意涵。當代, 63,頁48~68。 魏書娥, (民78)。廣告畫面中的女性形象。中國論壇,27:11,頁17~22。 三、兩性關係 陳文卿,(民90)。網路一夜情談現代兩性交往。諮商與輔導,182,頁16-19。 張耐和魏春枝,(民90)。發現與協助--都市原住民青少年的兩性交往。師友,388,頁45-48 陳皎眉,(民88)。婚姻中的兩性關係。兩性平等教育季刊 ,6,頁17-23。 王燦槐,(民88)。約會暴力——兩性平等關係的殺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6,頁50-54。 陳貞夙,(民86)。青少年對於兩性互動的態度與看法研究。學生輔導雙月刊, 48,頁126-138。 姜紫霞,(民86)。男尊女卑下的兩性關係~評李昂〈殺夫〉。讀書人, 25,頁65-70。 修慧蘭,(民86)。青少年異性交往問題之輔導。教育實習輔導,3:2,頁65-68。 康雪卿,(民85)。國中生的兩性問題。諮商與輔導,125,頁40-42。 王慶福、張德榮、林幸臺,(民84)。愛情關係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研究。中國輔導學報,3,頁92-126。 王雅各,(民83)。被扭曲的圖像~檢視媒體所呈現的兩性關係。當代青年,6:3,頁46-48。 孔祥明(1999):婆媳過招為哪樁?:婆婆、媳婦與兒子(丈夫)三角關係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4期,57-96。 謝月英,(民82)。把脈中滋長健康的兩性交往。學生輔導通訊 ,29,頁40-43。 四、性別意識 許哲銘,(民90)。「言情小說」的轉化力量。教育社會學通訊,29 ,頁25-28。 侯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