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南通市2105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调研测试试题2(含解析)苏教版
江苏省南通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 。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 找到“桃花源”。不同的“桃花源”, 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
A.钟灵毓秀 按图索骥 映射 B.海市蜃楼 按图索骥 折射
C.海市蜃楼 顺藤摸瓜 折射 D.钟灵毓秀 顺藤摸瓜 映射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解析】第一处,“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用在此处恰当;“钟灵毓秀”指聚集天地灵气的美好自然环境产生的优秀人物。第二处,“顺藤摸瓜”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根究底;“按图索骥”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这里取“按图索骥”的第二个义项。第三处,“折射”比喻把事物的表象或实质间接反映出来;“映射”是“照射”的意思,根据语境,应选“折射”。
2.下列三副对联分别送给金榜题名、喜结良缘、乔迁新居者,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甲:画栋倚云呈异彩,花灯映月放光辉。
乙:春风堂上双飞燕,丽日池边并蒂莲。
丙:蟾宫折桂立苍穹,北斗凌云横碧水。
A.甲—金榜题名 乙—喜结良缘 丙—乔迁新居
B.甲—乔迁新居 乙—金榜题名 丙—喜结良缘
C.甲—乔迁新居 乙—喜结良缘 丙—金榜题名
D.甲—喜结良缘 乙—乔迁新居 丙—金榜题名
【答案】C
【命题立意】这是一道对语言运用综合考核的试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解析】本题需要对三副对联正确理解,抓住关键词语,抓住标志,既可解决。甲:“画栋”应是建筑的标志,所以本联是表达乔迁新居者;乙:蟾宫折桂,即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本联是表达金榜题名的内容;丙:“双飞燕”“并蒂莲”比喻佳偶成双结对的内容,本联是表达喜结良缘的内容。
3.下列各句中比喻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黄山松盘根于危岩峭壁之中,挺立于峰崖绝壑之上。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远远望去,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
B.夕阳下的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光与影以畅直的线条流泻着,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尘滓,像用巨大的筛子筛过。
C.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首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
D.一笔而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画作包孕了天地间的灵气。
【答案】B
【命题立意】这是一道对语言运用的试题,考查语言常见修辞方法的运用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解析】虽有 “像”字,但无比喻手法。
4.下列各句中,所引名句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 分)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天是最富有生命力的季节,诗人们总是喜欢用春天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面对皇帝的退缩、士大夫的排挤和世人的辱骂,心灰意冷的王安石选择了隐居。
C.“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梅葆玖是梅兰芳的第九子,他不仅继承了“梅派”的精湛技艺,而且形成了新风格。
D.“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中秋佳节,夫子庙游人如织,怎奈天公不作美,突降的大雨让游客们扫兴而归。
【答案】C
【命题立意】这是一道对语言运用综合考核的试题,考查对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解析】A、这句是描述的并不是春景,而是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是对冬景的描绘。
B、诗人以“冰心玉壶”自喻,表明自已光明磊落,清廉自守,表里如一。现在人们有时引用“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示志趣高洁。
D、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慨叹美好光阴流逝,而自己却无可奈何的惆怅心情。上句写女主人公对大好春光的无限流连,下句写对韶光飞逝的无奈与怅惘。
5.对下列材料主旨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人可以用肉眼看见木头的纹理,但从另一方面看过去,桌子却是光滑的。如果通过显微镜,就会看到粗糙不平的丘陵深谷,以及肉眼所不能看见的各式各样的差异。用一架倍数更高的显微镜看,就会又有所改变了。
A.我们直接看到的只不过是一种现象。
B.凭借不同的观察方式会看到不同的现象。
C.事物实在的形状不只是肉眼看到的那样。
D.我们没有办法看清事物的真正形状。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是C级(分析综合)。
【解析】“我们没有办法看清事物的真正形状。”在原文中没有具体支撑的句子,这种推断可以认为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2章《一元次二方程》.doc
- 汕头市龙湖实验学中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寒假作业检查考试.doc
- 汕头市龙湖区210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质量监测试卷八年级生物.doc
- 第22届广东省少青年科技创新大赛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获奖作品.doc
- 第22节理解首和段尾段的作用.doc
- 汕尾市2014中年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 第23课世界经区济域集团化的发展教学设计.doc
- 汕尾市2014考中数学试题(答案评析)精编版.doc
- 汕尾近三年中考题试分析.doc
- 江东区2013初年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0-2025动力锂电池生产设备通信接口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10184-2025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pdf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4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pdf
- 豫园股份: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