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置疑北京十一学模校式
魏忠:质疑北京十一学校模式《教师博览》编者按:北京十一学校在李希贵校长的领导下,教育教学领域多项改革风生水起,受到了教育部及全国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其中,魏忠先生质疑有加,而沈祖芸先生、张国庆老师也反质疑,可谓各抒己见。今特推出他们的文章,以飨诸友。一、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被绑向神坛的李希贵某杂志约稿,谈一下对北京十一学校的看法,这个经常上中国教育报头条、中国当代十大教育家、北京十一学校校长的人,我还真不知道。查了一下,又吓我一跳,魏书生、杜郎口、黄冈中学和衡水中学还没结束,中国又将诞生一个新式伟大教育家,而他所代表的教育理念,又是那么令人心动:取消班主任、取消班级、缩小班级规模、师生平等,等等。而他的光环又是那么耀眼:中学老师、著述不断(比魏书生一年两本书还差一点哦)、极富天赋和魅力、与学生打成一片。其实,李希贵教育改革的实质就是放弃苏式教肓,回到杜威的美式课堂,而我们这些年来如此多的教育家涌现,问题恰恰在于“现实太精彩了”。说句实心话,教育不需要创新,需要常识和良知,改革的包括李希贵的改革每一步都是艰难的,值得称颂的,但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能否推广、是否需要推广、是否需要这样的推广。有几个数据需要读者帮我核实:该校师生比,教育经费,教师收入,课时量同比,在我没有得到以上数据的情况下,不便发表评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十一学校的教改是否具有普遍价值只不过比较认同郑州一位校长的说法:在应试环境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一切都是作秀。一下是花了一个小时进行的初步调查:1.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前后,学校网站内容进行变更,变更前的学校网站上显示学校有107个教学班,而中国教育报写学校有1430个教学班,网站的介绍到2012年,有李校长照片,也就是在2年内,学校的班级扩大了14倍,请问是造假还是建筑面积高校应用,还是有其它经费;而学校网站内容升级后,突然变成学校占地234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现有4000余名学生,形成1430个教学班。2. 北京市2005年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完中24到36个班,学生规模1440人,而十一学校140个班,4600学生,班级规模超3倍,学生人数超3倍;3. 按照北京市的标准,建筑面积人均学生核算6.7平方米,而十一学校建筑面积人均32平方(按照十一中网上资料推算)4. 按照北京市的标准,36个班50亩标准,140亩校园面积完中面积应该为200亩,实际为234亩,这是唯一不超标的,原因你懂的;5. 按照北京市标准,4100学生拥有的教室数量为132间,而仅十一学校就建立了学科教室271间,超出一倍,仅仅是学科教室;6. 从最新新网站介绍上看,这个学校现有特级教师 28人,高级教师175人,来自北大、清华、中科院、耶鲁等名校的中方博士60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04人,来自牛津、剑桥、耶鲁、哥伦比亚等世界名校的69名外籍教师。师资是什么水平呢?这么多博士硕士和海外教师,你懂的,这是一个沙漠军工大院开展两弹一星开发的态势!7. 2010年,学校的宣传资料为教师总数为149人, 4年不到,仅从网站资料,学校硕士以上的教师总数就达232人,李校长的教学改革,是大幅度增加教师数量的吧?可以推广吗?8. 李希贵,当代十大教育家,谁封的?谁炒作的?《当代教育家》杂志,当代教育家杂志主编何人?十一中分校校长李振村,李振村干了什么事?1999年捧红了高密一中的校长李希贵,2012年请来雷夫与李希贵两位“满含热泪的教育家”高峰论坛,论坛的结果是什么?出书,出书的书卖到哪里了?问问李希贵,你懂的。需要提醒读者的是,自从2012年李振村办了《当代教育家》并任总编后,中国突然就有了当代教育家,各种评选、媒体造市、教育部门配合、教育学会会长力挺、李希贵发表文章说:“中国可以有教育家”。资本、媒体、校长、政客、记者、出版集团结盟,吆喝着改革,装着西方正常的教育常识,打着改革的外衣,请问,学生排名第几?韩寒的事儿和《萌芽》的事儿还没结束,新一批的校长又在出发。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李校长,为了中国的教育事业,你千万不能啊!以上均是在1个小时内在公开资料大数据的资料,如有错误,敬请读者指正。参考文献:1. 雷夫来华访谈花絮2. 北京市中小学教育规范20053. 北京市十一学校官网(写文章之前的两个内容版本)4. 中国教育报5. 百度李振村二、李希贵的改革实质是“全盘西化”2005年,李希贵在山东潍坊教育局担任局长的时候,就曾经访美,在他写的文章中,对美国的作业赞叹不止,而后的多年,李希贵先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访学期间,写了李《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如果仔细研究一下李希贵从高密四中、高密一中,一直到高密教委、潍坊教育局、教育部基础教育评估中心、十一学校的前期和后期的历史,就会发现,李希贵的教育思想和改革,是和他能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