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澧县一中201寒3假答案-高一
语文(一)参考答案
1.B(A.“溯”读sù;C.“怩”读ní,“戛”读jiá;D.“荇”读xìng,“谥”读shì。)
2.A.正确的字形分别为“惆怅”,“气概非凡” “民生凋敝”
3.C 凄迷:指景物凄凉而模糊。凄婉:声音悲哀而婉转。句一描绘的是景物特征,故选“凄迷”。委婉:指言辞声音等婉转。柔婉:柔和而婉转。积淀:指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沉淀:比喻凝聚、积累。
4.C(《沁园春 长沙》属于长调。)
5.D(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理解。这是一首从总体上采用象征手法的朦胧诗。象征,指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意义。这是新诗常用的手法,这一手法打破了真实描写和直抒胸臆的传统表现手法,揭示作品的象征意义则是常见的考查内容。《迷途》按“追寻—被阻—归宿”的思路展开。“湖泊”“你”“眼睛”是同一概念,象征追寻的归宿,亦即心目中的美好事物、美好理想;“眼睛”具有比喻和象征双重特质,就湖水而言,是比喻,就全诗意象而言,则是一种象征。)
6.(1)①取舍、剪裁 ②自然(答“人生世相”亦可) 艺术(或艺术作品、作品)③必有所创 创为艺术 必有所本 本于自然
(2)生动的画境、戏景 钩摄神魂的情感
(3)刹那间成为终古 片段成为完整的形象 在无数心灵中复现
(4)BE(B项所说的“喜怒哀乐”所属对象不清,应该说是读者忘记了自身的喜怒哀乐;E项说法不准,作者和读者所塑造的形象有时是有差别的,有“形象大于思维”的现象。)
7.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词语。注意几个要求:描写景物,生动,表达悠然之情,100字内。答案示例:
例一:抬眼望去,没有红叶谷的缤纷,没有盘龙山的造化,也没有巫山的迷幻,朴素简单。墨绿中交织着枯黄,黑灰里透露着淡彩。暮色渐临,南山只是隐隐地把轮廓显现,泰然、古朴,毫无做作之态,违心之感。
例二:当天空中最后一抹绯红舔过天边,天地便朦胧了;远处的南山仿佛蒙上了一层柔和的面纱,那深深浅浅的墨蓝漫上山峰,像是谁打翻了墨汁;远远地飞过两只归雁,暗红的天空把它们的身影连同那颗归巢的倦心一同湮没。
例三:阳光暖暖地洒进山里,给浓郁的葱绿色染上了一层金色的边。沿着蜿蜒的山路走进山中,参天的古木有着遮天蔽日的绿荫,光从枝叶间斑驳地泻下,掉进我平静无澜的瞳孔里。草无边无际地蔓延,耳边似乎传来树叶在微风中沙沙的笑声。
例四:在墨色的山峰之下,眩目的枫叶把一切都染红了。在木叶遮掩之中,一片碧湖若隐若现,红叶凋落下来,飘荡在湖面上。湖岸小径环绕,蜿蜒曲折,小径的尽头是一座茅草屋,屋顶炊烟袅袅。屋外有悬泉瀑布,瀑布之上,灵峰若隐若现。
数学(一)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选择题
1-6 C B C D B A
二、填空题
7.或或 0
8.
9.
10. , ,
∴
三、解答题
11.解析:(1);
;
(2)若, a3.
12.解:(1)由知对称轴方程为,
当时,即时,;
当,即时,;
当,即时,;
综上,.
(2)当时,;当时,;当时,.
故当时,的最大值为3.
化学(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选B。本题利用两者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程度不同来分离它们。
2.解析:选C。设原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c,V[NaOH(aq)]=3 L,V(HCl)=2 L,二者混合后反应,混合溶液体积为5 L,则列式:3 L×c mol/L-2 L×c mol/L=0.01 mol/L×5 L,解得:c=0.05 mol/L。
3.解析:选A。根据题意可得出非金属单质A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B的反应式为:2Ax+O2===2AxO,可见B分子中一定有1个氧原子。
4.解析:选A。B项,空气中既有N2、O2等单质分子,也有CO2等化合物分子,故1 mol空气中含有的单质分子数应少于NA个;C项,1 mol Cl2参加反应完全转化为+1价或-1价化合物时转移电子数才是2NA,当1 mol Cl2发生歧化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不是2NA;D项,此时溶液的体积不是1 L,故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等于1 mol/L。
5.解析:选A。n=,N=n·NA=·NA,1 mg中有一半石墨,故石墨的质量为 mg,代入解得为A。
6.解析:选D。萃取是根据溶解度和密度大小进行的操作,与压强无关。
7.解析: ①②正确。③不正确,因为量筒是一种“流出量式”的量具,如用量筒量取10 mL NaOH溶液,倒出的液体(不包括量筒内壁残留液体)就是10 mL,所以不应该用水冲洗残留液倒入烧杯。称量的固体先放在小烧杯中溶解,恢复至室温后再倒入容量瓶中,容量瓶不能用作溶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痕迹检验复习试题有答案.doc
- 未成年人充值退款起诉书.docx VIP
- 2025年中国移动校园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历年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定量CT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指南(2024).pdf
- 《网约车运营管理》教学课件4-5 潜在客户分析及客户忠诚度提升.ppt VIP
- 排水泵房安全检查表.docx
- 我国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现实挑战与对策建议.docx VIP
- 农技指导油菜机械化播栽与收获技术.pdf
- 第15课+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20240416165039.pptx
- 仁爱八年级下册Unit6Topic3SectionC优质公开课.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