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聚乙烯现货市场究研介绍otp.doc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聚乙烯现货市场究研介绍otp

聚乙烯现货市场研究报告 世界聚乙烯工业概况   (一)世界聚乙烯技术工艺   目前世界上PE生产工艺具有代表性的有5种:   1.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UCC)的Umipol气相流化床工艺   特点是工艺简单,操作温度80-100℃,压力低(2.1MPa),产品范围宽。中国到1997年底有9家生产厂应用此工艺,生产能力达96万吨,占总PE能力的42.29%。   2.英国石油化学公司(BP)的气相流化床工艺   此工艺比UCC技术多一个预聚工序,设备多一套旋风分离器及冷却器,减少了堵塞和结块的毛病,既可用改良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生产分子量分布相对较窄的PE,也可用铬系催化剂生产分子量分布相对较宽的PE。中国目前有3家生产厂应用此工艺,生产能力达30.5万吨,占总PE能力的13.44%。   3.杜邦公司的溶液聚合法工艺   此工艺反应快、单程转化率高、产品质量好、操作易控制,但反应温度为270-310℃,压力较高(11.5-17.0MPa);使用溶剂,在回收精制时增加了设备台数和流程的复杂性,导致投资大、能耗高、生产成本增加。目前中国抚顺石油化工公司乙烯化工厂的8万吨/年LLDPE装置采用该工艺。   4.英国道化学公司的低压溶液法工艺技术   该工艺聚合温度为150-200℃,压力3.5MPa,产品是公认的优质品。中国暂无此工艺装置。   以上4种工艺可生产各种密度的聚乙烯。   5.日本三井油化公司的淤浆法   该工艺的聚合温度为78-85℃,压力低于1MPa,以乙烷为稀释剂,以丁烯或丙烯为共聚单体,使用高效催化剂PZ,是生产HDPE的成熟工艺技术。中国扬子石化公司的17万吨/年HDPE和燕山石化公司的14万吨/年HDPE采用此工艺,占全国HDPE总能力的47.71%。   (二)世界PE生产发展概况   据初步统计,2002年世界PE生产能力约为5900万吨,产量为5000万吨;而随着一些新增HDPE能力于2003~2004年投运,2004年世界PE生产能力约为6200万吨,产量为5600万吨;预计到2005年PE的生产能力和产量将分别达到6786万吨和5836万吨;2008年,世界PE市场将达到8140万吨,年均增长率为6.4%。其中亚洲,尤其是中国将更快增长,而西欧增长率为4%~4.5%。到2008年,美国和西欧的市场份额将减少到49.5%。今后几年内,欧洲LLDPE需求的年增长率为8%~10%,中东新增的LLDPE能力也将面向亚洲和欧洲市场。   据统计,全球前十位聚乙烯生产商分别为:陶氏化学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埃奎斯塔化学公司、马塞尔公司、雪佛龙-菲利浦斯公司、北欧化工公司、沙特基础工业公司、BP公司、诺瓦化学公司、阿托菲纳公司等。我国中石化集团的HDPE生产能力居全球前十名。   全球PE生产现状 聚乙烯(LDPE、LLDPE和HDPE)在通用树脂中比例最大,据统计,2002年全球主要聚合物需求14,050万吨,PE需求量占40%,约5500万吨。其中HDPE17%,LLDPE10%,LDPE12%,PP23%,PS8%,ABS4%,PVC20%,PET6%。如按PE需求平均增幅3-5%/年计算,至少需新建5到6座世界级大型PE厂方可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2003年全球新增PE生产能力220万吨/年,其中主要分布在亚太地区和中东/非洲,接近130万吨/年,西欧约40万吨,北美约15万吨,中欧及前苏联地区约20万吨;2004年全球PE新增产能约100万吨/年;2005年将新增产能390万吨/年,主要集中在中东/非洲、亚太地区,约290万吨/年,其余地区约100万吨/年,2006年将增加产能230万吨/年,其中亚太地区和中东/非洲计增加170万吨/年;2007年产能增加量将高达380万吨/年,尤以中东/非洲增加最多为220万吨/年,此外,北美和亚太地区增加产能接近,均为60万吨/年左右。由于PE工业不断并购重组,使主要PE生产商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1997年全球十大PE生产商产能所占份额为38%,预计到2007年十大PE生产商产能占有率将增至45%,使产能更加集中,而且出现新的排名和新公司,如表。   图表1:预计全球10大PE生产商变化情况 公司 1997年 2007年 产能(千吨) 产能份额(%) 公司 产能 (千吨) 产能份额(%) 陶氏化学 3,908 7.55 陶氏化学 7,563  9.47 埃克森化学 3,697 7.15 埃克森美孚 6,757  8.46 联碳公司  2,081 4.02 雪佛龙菲利普斯 4,026  5.04 千禧 2,080 4.02 沙特SABIC 3,585  4.49 Borealis 1,580 3.05 BP Solvay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