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充都京港嘉陵江大桥北引桥下部构造工程施工方案概要
目录
1、工程概况 3
1.1工程简介 3
1.2施工环境及条件 3
1.2.1自然地理特征 3
1.2.2地质构造及地震参数 3
1.2.3气象特征 4
1.2.4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4
1.3本工程的目标及管理要求 4
1.4适用技术标准、规范及验收标准 5
2、环境因素、危险源及风险分析、评估 5
2.1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及难点、要点分析及把握 5
2.2风险分析、评估 6
2.3对风险控制和保证技术措施 7
3、 北引桥下部构造施工总体方案 7
3.1施工准备 7
3.2施工总体思路及流程 7
3.2.1总体施工思路 7
3.3桩承台、桩系梁施工 8
3.4墩柱、柱系梁、盖梁施工 11
3.4.1施工总体布置 11
3.4.2施工流程图 13
3.4.3测量控制工艺 13
3.4.4脚手架作业平台施工 14
3.4.5墩柱模板施工 15
3.4.6墩柱钢筋施工 17
3.4.7墩柱混凝土施工 18
3.4.8 柱间系梁、盖梁施工 19
3.4北引桥下部结构施工人员配置 26
3.5机械配置 27
3.6、北引桥下部构造施工进度计划 27
4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28
4.1影响本分部工程施工的主要因素、环节、部位 28
4.2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技术措施 28
4.3环境保护保障技术措施 28
4.4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28
4.4.1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28
4.4.2钢筋质量保证措施 31
4.4.3模板质量保证措施 32
4.4.4预防质量通病保证措施 33
4.5安全应急措施 37
4.5.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37
4.5.2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37
4.5.3施工机械设备、起重吊装安全保证措施 38
4.5.4高空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38
4.5.5恶劣天气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40
4.5.6夜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41
4.5.7脚手架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41
4.5.8模板工程安装、拆除安全保证措施 42
都京港嘉陵江大桥北引桥下部构造工程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都京港嘉陵江大桥北引桥全长544米,南接嘉陵江大桥主桥,北接朱凤互通大桥。桥下有都京港码头预留通道,引桥设计里程范围K1+144.2-K1+698.2,共有18个墩位,分别为1#-18#墩,本桥在0#墩接嘉陵江主桥,在18#墩处接朱凤互通主线桥。
该路段桥梁孔跨布置为(8*30+(30+40+32)+7*30),本次设计采用30米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跨越都京港码头预留通道处采用32+40+32现浇连续梁跨越,下部结构采用双柱式桥墩,
嘉陵江大桥北引桥下部构造为双柱墩配桩基础,9#、10#为承台形式,承台尺寸为6.6*3*2.5.柱式墩直径1.6m至2m不等,总长2128m;北引桥共有盖梁32个,尺寸分为13.9*2.2*1.8和13.9*2*1.6两种。盖梁底模采用胶合板,侧模采用大块钢模组合而成,施工方法采用抱箍法。北引桥下部构造共计混凝土量为9662m3,钢筋使用量为1261t。
1.2施工环境及条件
1.2.1自然地理特征
项目所在区域地貌上属于嘉陵江畔红层浅丘区,地形受基岩岩性影响较大,路线终点段厚层泥岩成陡崖陡坎,路线起点段泥岩则形成缓坡,经后期人为改造,地表大面积分布耕地或林地。
经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 项目所在区域出露和揭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层(Q3al+pl)粉质粘土、残破积层(Q4el+dl)粉质粘土、第四系冲洪积层(Q3al+pl)卵石土,稍密实(局部地段夹有粉砂层但均厚度较薄且以透镜体存在)及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泥岩地层。
工程区地下水按岩性及其赋存形式、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将地下水分为两种类型: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场地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
1.2.2地质构造及地震参数
(1)地质构造
测区位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中北部的川中褶带。区域东西向构造带是大体走向东西影响地壳深度比较小而又不受某一固定经纬度控制的东西构造片段。属南充射洪区域东西向构造,由一系列近东西向的背斜、向斜组成。单个构造延伸十余公里到数十公里,轴线平面上常弯曲,背斜向斜成对出现,它们之间距离较近,而与另一对背、向斜距离稍远。与路线相关的区域东西向构造带褶皱为南充背斜(106)、西山向斜(107)。
(2)地震动参数
根据设防标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编制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东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项目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属构造稳定区。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