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作权集体管理团体条例简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着作权集体管理团体条例简析

99年新修正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條例簡析 The Analysis of 2010 Copyright Collectiv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Act 章忠信( 本文刊載於99年5月發行「智慧財產權月刊」第137期第35-64頁 壹、前言 著作權仲介團體條例(以下稱原條例)於99年2月10日經總統修正公布,並將名稱修正為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條例(以下稱本條例),這是原條例於86年11月5日制定公布以來之第一次修正,全文自原有46條修正41條,刪除5條,新增8條,成為49條,修正幅度極大,對於我國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制度之發展,影響深遠,值得關注。 本文從本條例之修正源起、遭遇問題、修正重點等,試做簡要分析,並進一步評論其妥適性,期待就教有方,俾為未來施行之參考。 貳、修正源起 原條例於86年11月5日制定公布以來,著作權專責機關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以下稱智慧局)於89年間,曾經配合行政程序法之修正,提出原條例修正草案,立法委員洪秀柱、邱毅及邱垂貞等亦曾分別於90年10月、91年5月及6月提出修正草案,惟均未及完成審議,第4屆立法委員任期即已結束,基於立法院「屆期不續審」之原則,所有草案即告終結。 智慧局於91年7月25日曾再向經濟部提出另一版本修正草案,包括增列專屬授權之被授權人亦得加入著作權仲介團體,刪除著作權仲介團體所定使用報酬率之審議規定,修正有關著作財產權目錄之規定及仲介團體章程應載明之事項,復因當時決定集中全力於著作權法之修正,暫時停頓原條例修正工作,直到95年起,才又開始進行草案之研擬。97年4月,行政院向立法院提出本條例草案,惟各界對草案內容仍有諸多爭議,難以獲得共識,乃再行研擬後,於98年9月22日重新提送新草案,並撤回先前送請審議之修正草案。在此同時,立法委員蘇震清等17人及廖國棟等18人,亦分別於97年11月及98年11月,各自提出不同版本之修正草案,前者係以強化著作權專責機關之行政責任及著作權仲介團體之管理責任,減少使用人與團體之紛爭為重心,後者則集中於關注原住民傳統藝術創作著作權益之保護。其中,行政院版與蘇震清等17人版,於98年11月5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第6次全體委員會議併案審查完畢,並無保留條文,原本於12月15日立法院第7屆第4會期第13次會議時欲逕付二、三讀,惟因著作權仲介團體遊說無黨團結聯盟黨團提出異議,乃於12月24日進行黨團協商後,始於99年1月12日立法院第7屆第4會期第17次會議完成三讀程序,經總統於2月10日公布施行。至於廖國棟等18人之提案,則尚待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另案審查。 參、遭遇問題 本條例修正草案原經行政院於97年4月2日函送立法院審議,經立法院於97年4月22日完成一讀程序,交付經濟委員會審議。配合本條例草案修正內容,行政院在與本條例草案提出同時,也針對著作權法中出現「著作權仲介團體」一詞之第37條、第81條及第82條,提出著作權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一併送請立法院審議。 由於立法院蘇震清委員等17人於97年11月另提出一個較有利於利用人之本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而除本條例相關規範外,又因為96年間廣播電視業者使用廣告音樂,被要求支付較高使用報酬,加上97年8月台中公車司機收聽警廣節目及一般營業場所播放電視節目供客人欣賞,被著作權仲介團體提告這兩個爭議點,均與著作權仲介團體是否健全運作有關,在立法院引起關切,立法院遂要求智慧局應再召開公聽會,廣納各界意見,並將蘇震清委員等17人之版本併整,智慧局也在98年3月5日、5月6日及8月4日召開三次公聽會後,重新擬訂本條例及著作權法再修正條文草案。 著作權法或著作權集體管理機制於我國無法正常運作,主要肇因於刑罰過度介入與原條例第13條限制著作財產權人加入團體後之平行授權。關於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之運作,著作權人所關切者係有無自行向利用人收取更使用報酬之可能;利用人所關切者,則係特定期間內到底應支付何人多少使用報酬。此二關切點都應透過市場機制解決,但由於刑罰過度介入,著作財產權人傾向自行利用刑事告訴要求利用人支付不合理之使用報酬,無加入著作權仲介團體降低授權成本之誘因,利用人更無法於平等地位上,與著作權人或著作權仲介團體就使用報酬進行談判。此外,限制著作財產權人加入團體後之平行授權,一方面大幅降低著作財產權人加入團體之意願,另方面也使利用人除了與仲介團體洽談授權外,難有其他自由選擇機會。 前述法制設計上之不當,導致著作權集體管理在實務運作上產生困境,尤其顯示在團體所訂之使用報酬率應否經主管機關審議之爭議上。團體主張使用報酬率審議制度應予廢除,回歸市場機制,利用人則要求主管機關對使用報酬率審議制度應予強化,使收費標準更為公平合理,以避免利用人因可能受到團體之刑事追訴而被迫接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