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外语教学暨产业行销教师专业成长研讨会
◎論文撰稿格式:
一、中國文學系論文撰稿格式
採行固定格式旨在消除歧異、防止標識過度使用,以收明瞭易讀之效。中文稿件來稿請用正體字,由左而右橫式書寫,並請以Microsoft Word電子檔格式儲存。。
版面設定
(一)邊界:上、下為2.54公分,左右為3.17公分。
(二)紙張大小:A4規格。
(三)設定每頁行數:34,行距:20。(操作方式:檔案→版面設定→文件格線→指定每頁的行數→指定行距)
(四)與頁緣距離:頁首:1.5公分,頁尾:1.75公分。(操作方式:檔案→版面設定→版面配置:勾選「奇偶頁不同」、「第一頁不同」→設定頁首、頁尾)
內容格式
(一)稿件順序:首頁、中英文摘要、正文(含圖表)、參考文獻、附錄,並依順序由首頁編入頁碼。
(二)首頁請載明:論文中、英文題目、作者中、英文姓名、中、英文服務機構與職稱、中、英文摘要(500字內)、中、英文關鍵詞(以五個為限)。
(三)關鍵詞(最多五個,中文關鍵詞以「、」區分;英文關鍵詞以「,」區分)。
(四)正文(前言、內文、結語)。字數為六千字以上,不超過一萬五千字。
(五)注釋(注釋方法請採用「隨頁注」,注釋號碼請用阿拉伯數字隨文標示)。
文字格式規定:中英文均可,中文請用新細明體、標楷體,標點符號請用全形;英文、數字用Time New Roman字體。各項規定如下表:
?
中文 英文(Time New Roman) 題目 20點字,標楷體粗體置中 20點字,粗體置中,每一個英文字第一個字母大寫,其餘字母、介係詞、冠詞小寫 作者姓名 12點字,置中,標楷體 12點字,置中 服務機關 12點字,置中,標楷體 12點字,置中 摘要 12點字,置中,新細明體 12點字,置中 摘要敍述 12點字,新細明體 12點字,新細明體 關鍵字 12點字,5個為限,新細明體粗體 12點字,5個為限 本文 12點字,新細明體 12點字 論文引文 12點字,標楷體 標題段落標明 一、研究背景【14點粗標楷體】
1.??? 研究問題【以下12點】
1.假設 (1) 1.INTRODUCTION【14點粗體】 (1)Assumption【以下12點】 a.(a) 標號(請使用新式標號) 中文標點符號,請用全形;書名號用《》,篇名號用〈 〉。行文中,書名和篇名連用時,省略篇名號,如《莊子?天下篇》。 英文標點符號,請用半形;書名請用斜體,篇名請用 “ ”。 註釋 不論中英文,附註於該頁頁底,10點字。論文中所出現之相關重要人物,第一次出現請在括號內以阿拉伯數字(半形)註明生卒之西元紀年。皇帝亦註明在位之西元紀年。外國人名、地名及專有名詞,請附註原文。 行間距 採單行打字,單行間距,每行與前後段距離各0.5列 圖表的處理 圖表置於正文內。表的名稱置於表上方,圖的名稱置於圖下方,並以阿拉伯數字(如表1、圖1等)編號。 參考文獻 請依MLA格式,且中文文獻列於前,西文文獻列於後,如有日文書目,則置於最後。
中、日文書目,請依作者姓名筆畫依序排序;西文書目依作者字母次序排序。同一作者有兩本(篇)以上著作時,則依著作之出版先後排列。
注釋之體例,請依下列格式:
(一)引用專書:著作者姓名:《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月),頁數起迄。
王夢鷗:《禮記校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頁102。
孫康宜著,李奭學譯:《陳子龍柳如是詩詞情緣》,增訂本(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21-30。
Mark Edward Lewis, Writing and Authority in Early China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9), pp. 5-10.
(二)引用論文:作者姓名:〈篇名〉,《期刊名》卷期(出版年月),頁數起迄。
1、期刊論文:
王叔岷:〈論校詩之難〉,《臺大中文學報》第3期(1979年12月),頁1-5。
林慶彰:〈民國初年的反詩序運動〉,《貴州文史叢刊》1997年第5期,頁1-12。
Joshua A. Fogel, “ ‘Shanghai-Japan’: The Japanese Residents’ Association of Shanghai, ”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9/4 (Nov. 2000): 927-950.
2、論文集論文:
余英時:〈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年),頁121-156。
John C. Y. Wang, “Early Chinese Narrative: The Tso-chuan as Example, ” in Andrew H. Plak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