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储罐电动葫芦倒装提升工艺及优化设计
储罐电动葫芦倒装提升工艺及优化设计
摘 要立式筒型储罐采用电动葫芦倒装法施工的设计,微调电路的设置改进,及结构受力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储罐倒装 电动葫芦 优化设计立式筒型储罐施工有多种方法,如中心立柱法、气顶法、水浮法、内立柱倒装法等。电动葫芦倒装法和液压顶升倒装法统属内立柱倒装法。内立柱倒装法相对其他施工方法具有劳动效率高、强度小、起升平稳、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无须限位装置、具有良好的自锁功能等特点。而电动葫芦倒装法相对液压千斤顶倒装法不仅具有设备简单、造价低廉的优点,而且不使用液压油等消耗品,对工作环境无污染。
当然电动葫芦倒装法也有其不足之处,如群吊时多台葫芦同时受力,葫芦的电机间存在同步上的差异,不同步自然造成提升速度不同,导致葫芦受力不均,造成偏吊。操作不当甚至能引起葫芦钢索断裂等事故。但通过对施工工艺的改进和结构形式的优化设计,我公司很快克服了上述缺点,在独山子石化10台5000方,8台2000方储罐施工中广泛采用电动葫芦倒装法,并取得了全面成功。
1. 施工步骤概述
.1储罐底板组焊完成后,为方便进罐施工及关内环境卫生,在储罐壁板位置每间隔800mm点焊H型钢支撑,H型钢上表面焊接壁板的定位卡:
1.2 围焊罐最上一带板:1.3立中心伞架,安装顶盖,立柱处开天窗:
1.4安装电动葫芦提升装置1.5通过电动葫芦的拉升,带动贮罐上升,从而达到提升壁板完成下一带板的组焊,带板组焊完毕,补齐顶盖板:
1.6重复提升过程,直至完成各带板组焊:
提升结构简述罐壁内侧均布立柱,立柱数量、尺寸由计算得出,后面将给出计算过程。立柱距罐壁的距离应以电动葫芦不碰包边角钢为准。立柱安装必须保证垂直,如与罐底接触有间隙,可垫薄钢板找平,并焊接牢固。在立柱3/4高度位置安装两根斜撑。斜撑之间的夹角及斜撑与罐底的夹角均以45°为宜。电动葫芦安装于立柱上端吊耳上。待两带板安装完成、罐顶封天窗后,使用拉杆将相邻立柱,立柱与中心柱相连,此法使所有电动葫芦组成受力封闭的整体。(如图示)
胀圈用槽钢滚弧制成,曲率半径与储罐内径相同。在电动葫芦正下方的胀圈上焊接吊耳。此处需特别注意,胀圈吊耳两侧各一米左右需采用加强筋与加强板加固(如图示),吊耳只与胀圈焊接,不得将吊耳与罐壁相焊,以免提升时电动葫芦的倾角拉力造成罐壁下侧向内受拉变形。胀圈与罐壁使用龙门卡具相连,龙门卡具的位置不得靠吊耳过近,太近容易造成罐壁受拉变形,也不得离吊耳过远,过远会造成胀圈受扭转力过大而变形。
3.微调电路的改进
由于电动葫芦电机同步不可避免的存在差异,为此必须对提升装置整体提升同时安装微调电路,以便及时调整个别葫芦提升速度,使整个提升系统保持相对平稳的运行,保证提升安全。
对电路进行微调改进后,不仅控制了单个葫芦提升速度,保证了提升安全,而且可以微调环缝组对间隙,控制组对变形,保证焊接质量。
4.提升注意事项
提升前必须进行提升机试验。在空载状态下,启动集中控制,所有葫芦升降是否一致以及升降顺序是否与控制开关顺序相同。有无扭卡现提升步调是否一致进行全面检查后,确认正常即可以开始工作。
力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根据储罐施工中电动葫芦提升结构型式选取任一立柱组合,建立图示的电动葫芦提升结构力学模型。结构受力分析
下面以独山子石化一台5000m3裂解燃料油拱顶罐为例,总重量为156.9吨。储罐直径21.2m,高度17.98m,共8圈壁板,单圈壁板最高为2m。.1电动葫芦数量确定
现采用10吨电动葫芦,单台额定起升量为10000kg
提升的最大重量∑G计算
∑G=Gb+Gd+Gk+Gf
Gb为除底圈壁板其余各圈壁板重量 Gb75086kg
Gd为罐顶重量Gd=24114kg
Gk为抗风圈重量Gk=1023 kg
Gf为已安装附件重量Gf=1136 kg ∑G=Gb+Gd+Gk+Gf
=75086+24114+1023+1136
=100336kg
b. 电动葫芦受力总和∑Nmax计算
∑N=∑G/ cosθ
θ=arctan(L-L1-L2)/(H-HB1+HZ)
因为θ在0~90°之间变化,∑G恒定,所以θ越大∑N越大,即提升高度升至最高时电动葫芦受力最大,此时刻上述公式中数值分别为:
L=700mm
L1为立柱中心距吊点中心距离 L1=150mm
L2为惯壁内侧距吊耳中心距离 L2=250mm
H为立柱高度 H=4000mm
HB1为最高单带壁板高度 HB1=2000mm
HZ为支撑高度 HZ=450mm
Hd为吊耳高度 Hd=300mm
θ=arctan(L-L1-L2)/(H-HB1-z-Hd)
=arct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