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荷》教学设计概要
一、教学设计
《电荷》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五章第一节,本节的教学内容有: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验电器、电荷量及其单位、元电荷、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其中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是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时又是教学难点。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电荷量的概念是后面理解电流概念的关键,因此本节课作为初中电学起始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学生现状分析
初二学生初次学习物理,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入门,加上电学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同学们的抽象能力和理解能力也不够强,尤其是女同学这方面的能力 更加欠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实验、实例等手段将一些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渗透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将学生探究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结合起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运用游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合作学习等方式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娱乐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通过学生在墙壁上挂气球比赛,激趣引课;通过教师用丝绸、毛皮分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吸引纸屑以及学生用头皮摩擦过的塑料钢笔套吸引纸屑让学生认识摩擦起电现象及带电体具有的性质;通过演示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间的作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间的作用以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间的作用引导学生归纳分析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通过验电器接触不同情况下的玻璃棒、橡胶棒认识其作用、原理。构建“参与式教学”与“探究性活动”相结合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平等参与,自主探究,动手实验,合作交流中进行学习,获取知识。
课题:电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教学资源 教师: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验电器,乒乓球,散开的塑料包装绳,支架,碎纸屑若干,彩色气球若干。 学生:每四个同学准备一套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散开的塑料包装绳,塑料尺或塑料笔杆(每人一套),碎纸屑若干。 教学过程 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一:挂气球比赛。教师向学生明确游戏规则。
活动二: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若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每组出二名学生上台表演。
学生相互讨论,发表意见。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运用生活现象创设物理情境使学生倍感物理就在身边,同时也将抽象的电现象形象化、直观化。 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进行新课
一、摩擦起电 带电体
二、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
(2)接触带电
活动三:演示: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活动四:提问:同学们能用身边的一些学具来完成类似的实验吗?
活动五:提问:怎样解释实验中的现象?(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并适时进行评价。)
总结: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活动六:同学们能解释活动一和活动二的现象原因吗?
活动七:介绍防止衣服产生静电的方法。
活动八: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的例子。
活动九:教师讲述,除摩擦起电外,用接触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
仔细观察,用心思考。
同学们用身边的塑料尺或塑料笔杆摩擦头皮后,吸引碎纸屑。
思考、讨论并进行总结。
动手记录。
找不同的学生发表意见。
学生回去查找有关静电防止和应用的资料。
不同的学生举例并予以解释
学生思考,领会其实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