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谈中国诗》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中国诗》概要

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然后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最后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明确:钱钟书的散文是典型的学者散文。所谓学者散文,大都具有较强的知识性,主旨不在于表情写景,主要的表现手段也不是抒情、写景或叙事,而是议论、说理和达意。它不是以情感人,而是以理服人,以智启人。钱钟书的散文正是以思想的睿智见长。他好像是把博大的知识海洋融会贯通,浓缩成涓涓清泉和深不可测的一潭清水。在本文中作者对各种材料的运用更是信手拈来,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 1、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钱钟书,字默存,江苏无锡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1935年携妻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后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1953年后,曾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 长篇小说 《围城》 散文集 《写在人生边上》 短篇小说集《人?兽?鬼》 学术著作 《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 《七缀集》等。 《围城》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谈艺录》是一部具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的比较上辨析、阐发。 杨绛是钱钟书的夫人。1911年7月17日, 杨绛祖籍无锡的杨绛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与钱钟书相知相爱结成夫妇。1935年至1938年与夫偕往英国牛津大学求学,后转往法国巴黎大学进修。两人育有一女钱瑗(1937年-1997年)。 女儿、丈夫先后去世后,杨绛独居北京海淀区,2003年出版回忆录《我们仨》,轰动文坛。钱钟书曾赠言杨绛:绝无仅有的结合了绝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钱老去世时杨绛时年87岁 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 下列词语中红色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 A、梵(fàn)文 倾轧(yà) 轻鸢(yuān)剪掠 引吭(kàng)高歌 B、颦蹙(píncù) 给(jǐ)予 吞声咽(yàn)理 应(yìng)运而生 C、缄(qiān)默 精髓(suǐ) 呶呶(náo)不休 数(shuò)见不鲜 D、叫嚣(xiāo) 熨(yùn)帖 了(liǎo)不足奇 一蹴(cù)而至 B háng jiān yù 回肠荡气:形容文采,乐曲等十分动人。 数见不鲜:经常看见,并不新奇。数,屡次,经常。鲜,新鲜,新奇。 一蹴而就:迈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拔木转石:能把树拔出来,能把推转起来,形容力量很大。 拔木转石:使树木连根拔起,使大石头转动,形容威力大。 数典忘祖:比喻忘本。 轻鸢剪掠: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文中说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 穷边涯际:文中指语言文字的边际、深处。穷,尽头。 吞言咽理:文中形容受感动而说不出话语和道理的情形。咽,吞咽。 第四部分(第8段),总说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谈中国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第3至7段),阐述中国诗的特点。 作者认为,谈中国诗要采取比较文学的立场,就是说,谈起中国诗,眼中要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因为只读中国诗的人,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没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就“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只有采用比较文学的立场,居高临下地对中外诗进行比较,才能对中国诗作出正确的评价,得出合理的结论。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谈中国诗的根本立场。 按照一般的说法,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则不然,抒情诗出现得异常之早,戏剧诗随后,史诗没有。因此,中国诗是早熟的,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但以后缺少变化。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 第二部分(第2段),概括中国诗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