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新一轮语文总复习考点突破课件: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ppt
然然然然然然然 王彼德 宋时有一县官,读书不求甚解,又好舞文弄墨。一日去郊游,见山涧流水潺潺,“诗兴”大发,高声吟哦“泉泉泉泉泉泉泉……”一连七个泉字后,吟不出下文,急得额头渗出汗水。忽听身后有人吟道:“好似珍珠倒卷帘。” 县官回头见此人器宇轩昂,似曾相识,脱口道:“此人莫非苏东坡?”那人答:“然然然然然然然。”县官羞得面红耳赤,赶紧溜了。 所谓“常见文言虚词”,是指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虚词。《考试大纲》列出的18个文言虚词(详见附录),都是“常见文言虚词”,备考时要了解它们都有哪些意义和用法,并能判断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境条件下的意义和用法。 1.代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代词是代替别的词或词组、句子,以指代特定的人、事、时间、地点等的词,常见的代词有“其”“若”“焉”“之”“而”“何”等。确认某一代词在特定的语境中具体的指代的对象是考查的重点。 2.介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介词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合起来表示时间、处所、原因、方式、对象等意义的词。常用的介词有“以”“为”“因”“于”“与”等。 3.副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副词是用来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等意义的词。常见的副词有“乃”“其”“且”“则”等。 4.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连词是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者句子与句子的词。常用的连词有“而”“且”“以”则“与”等。 5.助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助词是依附于别的词、词组或句子,表示某种语法意义表达某种语气,或起结构作用、调节音节作用的词。常见的助词有“之”“乎”“者”“也”“所”等。 6.兼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兼词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词,常见的兼词有“诸”“焉”“盍”“叵”等。 新课标全国卷不单设题考查虚词,而是将虚词的考查融入到文言翻译中去。其他高考试题则具有如下规律: 第一、题型相对稳定。试题大都采用给出四组八个例句,每组内部两两比较,考查异同的方法。这一命题形式,不仅可以扩大考查的范围和信息量,而且将课内与课外紧密地结合起来,体现出高考文言文注重迁移、突出运用这一“能力立意”的考查趋势。 第二、相对集中,热词考查密度大。《考试说明》规定考查18个,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以”“而”“乃”“其”“之”“为”“因”等。 第三、在同一阅读材料中对不同句子中相同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比较异同,也成为一种考查方式。有的试题把文言虚词与文言实词结合在一起考查。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因”:副词,“于是”/介词,“凭借”;B项“而”:连词,表目的,“来”/连词,表转折,“却”;C项“乃”: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副词,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竟(然)”;D项两个“所”都是助词,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代词,指代自己/代词,他,指代李蟠。B项,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介词,意思是“用”。C项,连词,表并列。D项,代词,这/结构助词,意思是“的”。 [答案] C 1.代入筛选法 答题时先确认判断该虚词在两句中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将其代入另外一句,再看看替代后文意是否通顺、恰当。如通畅,则相同;反之,则不同。(如2013年安徽卷中的“尉陀乃蹶然起坐”和“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两句,判断两句中的“乃”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我们首先关注第二句,第二句话出自《师说》,句中的“乃”作副词,表示转折,意为“竟然”,把这个意义代入第一句中,句意不通,可以判断两句中的“乃”意义和用法不同。结合语境判断,第一句中的“乃”是副词,译为“才”。) 4.位置推断法 一些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比如“也”在句末一般表示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常用于主谓之间,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又如“乎”用在句末是语气词,用在句中且直接用在形容词后是助词,用在代词、名词之前则是介词。 6.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两种性质,可借助上下文的语境,推断其词性和用法。词性不一样,用法也不一样。(如2013年四川卷中的“历历可据以行”和“使工以药淬之”,前一个“以”是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后一个是介词,“用”。) 高考总复习 语文 精要概述 典例精析 即时训练 第二节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 精要 概述 ● 典例 精析 例1 例2 高考总复习 语文 精要概述 典例精析 即时训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精讲课件:4.10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人教版).ppt
- 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精讲课件:4.11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人教版).ppt
- 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精讲课件:4.9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教版).ppt
- 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课件:1.1.2多变的价格(人教版).ppt
- 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课件:1.1神奇的货币(人教版必修一).ppt
- 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课件:1.2.4生产与经济制度(人教版).ppt
- 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课件:1.2.5企业与劳动者(人教版).ppt
- 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课件:1.2多变的价格(人教版必修一).ppt
- 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课件:1.3.7个人收入的分配(人教版).ppt
- 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课件:1.3.8财政与税收(人教版).ppt
- 专题02+时事热点(精讲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安徽专用).pptx
- 专题10+经济建设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pptx
- 专题02+西游记【名著概览】+-+2025年中考语文必读名著演练.pptx
- 专题七+认识国家(课件)-【省心备考】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优质课件.pptx
- 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精品资源.pptx
- 跨学科实践15:制作“龙骨水车”(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项目化课程案例.pptx
- 第13课_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课件.pptx
- 选择题专项讲解——综合类(课件)2025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选择题练习.pptx
-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精品资源.pptx
- 7.3+感受澳大利亚(第二课时)-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晋教版2024).pptx
最近下载
- 防洪度汛应急预案.doc
- 电商平台的售后服务提升与用户满意度策略.pptx
- 烟机设备操作工基础知识-第三章液压与气动传动知识鉴定要素.docx VIP
- 餐饮店厨房菜品生产制作规范.docx VIP
- 烟机设备操作工基础知识-第二章机械基础知识鉴定要素.doc VIP
- 健身房会计账务处理.docx VIP
- 地铁企业文化(张景霞) 任务一:认知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概述.ppt
- 农民工工资补充协议(2024版).docx VIP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大单元集体备课.pptx VIP
- 标准线路施工 手册基础 空客常用ASM,AWM手册线路符号和图例及INTRODUCTION前言介绍.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