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史 第二章第2节 国外手工艺设计概要.doc

工业设计史 第二章第2节 国外手工艺设计概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业设计史 第二章第2节 国外手工艺设计概要

第二章第二节 国外手工艺设计    现代工业设计是从国外发展起来的,要探求工业设计的流源,就必须了解国外,特别是欧洲手工艺设计发展的脉络。    设计总要适应它所依附的材料、结构、技术等条件,要适应实际的功能与环境。但是,在手工艺设计时代,设计作为一门艺术,仍有很大的独立性,由此敏锐地反映着不同时代的思想和文化潮流。工业革命前的外国设计中,设计的风格远比其功能、技术的发展变化丰富得多。在这一点上,国外手工艺时代的设计发展与中国有较大的不同。中国由于两千年儒家文化的一家独尊和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设计风格的演变十分缓慢,各历史时期的设计虽各有侧重,特色不一,但总体来说还是一脉相承,较少有重大的突破与创新。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从汉代中国建筑体系基本确立以来,以木构架、斗拱和大屋顶为基本特征的中国建筑型制便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以至于若非古建筑专家,很难辨认出建筑的年代。而在欧洲,从庄严宏伟的希腊神庙到中世纪巍峨的哥特式教堂,从文艺复兴式的穹顶到巴洛克式的断裂山花,从新古典到新艺术,不同时期的建筑艺术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呈现出巨大反差而各领风骚。其他设计领域由于受到建筑艺术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也风格各异,这是学习国外设计史应该了解的。    在设计发展的进程中,世界各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它们的设计通常不在一个水平上。每一个历史时期,往往只有少数几个国家代表着当时设计发展的主流。当然,暂时落后的国家也有自己的成就,也会对先进国家有所贡献,也曾丰富了世界的设计文化,但在此只能叙述发展的主线。    就像中国家具的发展受到建筑艺术的影响一样,建筑作为一种“大艺术”,对于国外设计的发展也有重要而直接的影响。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直接影响了哥特式家具,17世纪的洛可可式建筑又直接影响了洛可可式的家具和其他家用产品,现代建筑对于工业设计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因此,学习外国设计史,有必要了解建筑的发展及其对其他设计艺术的影响。 1.古代埃及的设计    埃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法老时代的埃及从公元前3000年的王国初期第一代君主曼尼士开始,到公元前1310年的第十八王朝,延续了1000多年。法老时代形成了中央集权的皇帝专制制度,有很发达的宗教为其政权服务,并且在建筑艺术上追求震慑人心的力量,创造出了气度恢宏的金字塔和阿蒙神庙。    古埃及金字塔(图2-17)最成熟的代表是公元前27—前26世纪建于开罗近郊的吉萨金字塔群,它由三座巨大的金字塔组成。它们都是精确的正方锥体,形式极其单纯,其中最大的一座是胡夫金字塔,高146.5 m,底边长230.6 m,是人类设计史上最辉煌的杰作之一.    金字塔位于沙漠边缘,建造在高约30 m的台地上。在广阔的沙漠前方,只有金字塔这样高大、稳定、庄严、简洁的形象才有其纪念性,金字塔也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里才有表现力。    金字塔的艺术构思反映着古埃及的自然和社会特色。这时的古埃及人还保留着氏族社会的原始拜物教,他们相信高山、大漠、长河都是神圣的。早期的皇帝利用了原始的拜物教,皇帝被宣扬为自然神。于是,就把高山、大漠、长河的形象的典型特征赋予皇权的纪念碑。在埃及的自然环境里,这些特征就是宏大、单纯。这样的艺术思维是直觉的、原始的,金字塔就带着强烈的原始性,仿佛是人工堆垒的山岩,它们因此与尼罗河三角洲的风光十分协调,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何其壮观!作为太阳神标志的方尖碑也以高耸的构图和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形态,成为后世纪念碑的典范。    古埃及的手工艺制作也很发达。石头是埃及主要的自然资源,劳动人民以异常精巧的手艺用石头来制造生产工具、日用家具、器皿甚至极其细微的装饰品。到中王国时期,青铜工具出现,铜质的锯、斧、凿、锤等工具开始使用,从而大大推动了手工艺的发展。由于埃及干燥的气候,使许多古代的埃及手工制品得以完好无损地保留至今。同时古代埃及盛行厚葬之风,从法老和贵族的墓地中挖掘出来的随葬品不计其数,这为我们研究古埃及的手工艺设计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宝贵资料。    从埃及的壁画和雕刻中,可以看到大量手工制品场面的描写,图2-18所示就是古埃及壁画中描写的当时家具工场的制作情景。制作的主要材料是本地的刺槐、无花果树、河柳等,同时还从叙利亚进口了西洋杉、杜松,并从南方国家进口了黑檀。当时的木工具有斧、凿子、木槌、拉锯、刀等。由于没有刨子,家具的抛光是利用砂石制成的磨光器。当时盛行的工艺是一种镶板工艺,即用木钉将小木片联合成大型的平板来制作家具,最薄的镶板只有6 mm厚。从吐坦哈蒙(Tatankhamen,BC 1368—1350)墓中出土的一个柜子便是由大约33 000块小木块镶制而成的。家具的结构已出现复杂的榫接,辅以皮带条的绷制技术和兽皮的蒙面技术。当时已经有油漆类的涂料出现,同时还有一种在石膏的表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