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VIP

山西省太原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省太原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绝密★启用前 山西省太原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共10页,六大题18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含而有致,蓄而不露,言词已殚,意味无穷,是为含蓄。《文心雕龙·隐香》云:“源奥而派生,根盛而颖峻,是以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这里所说的隐秀,就是指含蓄。所谓重旨、复意,就是指辞约义丰,味在言外,在有限的言辞中寄寓着无限的情思。所谓独拔、卓绝,就是指文中的精华、篇中的秀萃。 含蓄的特点是以一当十,寓十于一。十,是指它的丰富性、多样性;一,是指它的集中性、概括性。如果没有反映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和人的复杂情绪,就失去了含蓄的基础,成为苍白无力、空洞无物的东西,可见含蓄的具体特点首先在于生活的丰富性。但这种丰富性并不是分散的纷杂的,而是集中的凝炼的,这就决定了含蓄的另一具体特点——概括性。这种概括性并不是抽象的概念的,而是具体生动地显示在艺术形象之中的,因而又形成了含蓄的第三个具体特点——形象性。生活的丰富性、艺术的概括性、描绘的形象性,乃是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的。没有生活的丰富性,就无法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没有艺术的概括性,就不能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凝聚、集中在一起;没有描绘的形象性,生活的丰富性和艺术的概括性也就无法得到表现。三者相互渗透、相互衬托,共同表现为含蓄的风格。 含蓄的风格,历来受到重视。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把含蓄列为一格,并用“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几个字准确地揭示了含蓄的本质,实际上是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意思。且看其具体表现:“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在缥缈无垠的太空荡漾着尘埃,在广阔的大海中滚动着泡沫,或浅或深,或聚或散,变化无穷。从这千变万化的现象中摄取某一点,就可窥一斑而知全豹了。梅尧臣在《续金针诗话》中强调“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含蓄,方入诗格”。明代诗论家陆时雍在《诗境总论》中则具体指出:“少陵七言律,蕴藉最深,有余地,有余情,情中有景,景中含情,一咏三叹,味之不尽。”这些,都是从总体上论述整个作品的含蓄风格的名言。 含蓄,或指字句,或指意思,或二者兼指;但作为风格所要求的含蓄则是指整个作品。仅有某些字句的含蓄,而没有整个作品的意思的含蓄,还不能构成含蓄的风格。正如释惠洪《冷斋夜话》中所说:“诗有句含蓄者,如老杜‘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郑云叟曰‘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是也。有意含蓄者,如《宫词》曰:‘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又《嘲人诗》曰‘怪来妆阁闭,朝下不相迎。总向春园里,花间语笑声’是也。有句意含蓄者,如《九日》诗曰:‘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宫愁》诗曰‘玉容不及寒鸦色,犹带朝阳日影来’是也。” 含蓄绝非雍塞阻滞、晦涩难懂。“晦塞为深,虽奥非隐”(《隐秀》),因而也称不上是含蓄。含蓄也非含糊。吞吞吐吐,摸棱两可,叫做含糊。含蓄则思想清晰,表达有致。含蓄与朦胧有别。含蓄不尽朦胧,而朦胧必然含蓄。有的作品既有含蓄美,又有朦胧美。含蓄有借助于寄托者,有不用寄托者。李商隐的诗《锦瑟》就含情托意,且喜用典,但由于运用了典故和一些象征手法,故历来诗家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含蓄并不排斥明朗,它和明朗是密切联系的。含蓄离开明朗,就失去含蓄的特质而变得含糊、晦涩;明朗离开含蓄,就失去明朗的特质而变得浮泛、浅薄。含蓄和明朗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 (选自王明居《含蓄》,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文外之重旨者”,指言辞表面意思以外的丰富含义,即在有限的言辞中寄托无限的情思,与独拔、卓绝一起,都指含蓄的特点。 B.含蓄一定要做到辞约义丰,以一当十。反映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和人的复杂的情绪,是含蓄的基础,否则,艺术就成为苍白无力的东西。 C.艺术的概括性是指能够把分散的纷杂的社会生活凝聚集中在一起。这种概括性不是抽象的概念的,而是通过艺术形象具体生动地显示出来的。 D.含蓄的具体特点有丰富性、概括性、形象性,三者同等重要,互不割裂,相互渗透,相互衬托,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晦涩难懂、雍塞阻滞称不上含蓄,吞吞吐吐、模棱两可也称不上含蓄;含蓄未必朦胧,但朦胧一定是含蓄。含蓄美和朦胧美可以在一部作品中兼而有之。 B.梅尧臣在《续金针诗话》中的观点和陆时雍在《诗境总论》中的观点,都是从整个作品来谈含蓄的风格,并非针对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