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11-12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
哈师大附中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
高二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唐初编定的《隋书·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史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
2.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
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3.“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清代)李毓秀《弟子规》。以上文字强调的是伦理道德中的
A.信 B.节 C.悌 D.孝
4.《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5.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
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6.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下图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①安庆迎江寺 ②徽州牌坊群 ③涡阳老子庙 ④合肥包公祠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8.成语故事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积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汉语语言的精华。下列成语与诸子百家对应正确的是
①“舍生取义” ②“塞翁失马” ③“守株待兔” ④“田忌赛马”
A.①道家②法家③兵家④儒家 B.①儒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兵家
C.①兵家②法家③道家④儒家 D.①法家②道家③儒家④兵家
9.汉武帝时,两座宫殿先后失火。董仲舒说,灾异是天意的表达,应该杀不法诸侯和不法大臣。武帝召集大臣讨论,很多重臣愤怒地建议处死董仲舒,但汉武帝却赦免了他,这个故事说明?
A.董仲舒借题发挥,汉武帝宽宏大量 B.汉武帝内心不反对君主借天意行事
C.董仲舒言者无罪,诸大臣量刑不当 D.汉武帝相信天意不反对灾异意义说
10.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的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
11.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12.“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
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13.“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5-2016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doc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5-2016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5-2016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附答案.doc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5-2016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doc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5-2016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doc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5-2016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5年高三10月月考政治试题.doc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5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5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doc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5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俄语试题缺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