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第七单元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Word版含答案
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有人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比作一辆巨大的卡车,这辆卡车的驾驶员用一只脚使劲往下踩加速器,同时用另一只脚踩刹车。1970年萨哈罗夫(苏联氢弹之父)提出“更聪明的利用这一刹车的时刻已经到来”。其依据是
A.赫鲁晓夫改革 B.科技革命推广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民主政治发展
2、“赫鲁晓夫是一个勇于否定过去而又不能彻底摒弃历史遗产的人物”,李鸿章曾自嘲为“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共同的失败原因是( )
A.没有彻底改变旧体制 B.国家面临灭亡的危机
C.缺乏勇于变革的精神 D.改革没有任何的效果
3、以下是苏联1951-1965年间农业发展部分指标统计表。从表中统计数字中可以得出的合理推论是( )
粮食年平均产量 肉类年平均产量 奶类年平均产量 1951-1955 3850万吨 570万吨 3790万吨 1961-1965 1.303亿吨 930万吨 6470万吨 年平均增长率 50% 60% 70% A.当时斯大林模式尚有一定的活力 B.苏联的农业生产发展相对滞后
C.赫鲁晓夫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D.工业化的实现推动了农业发展
4、《历史上的苏联》一文写道:“沿着斯大林设计的道路就是一条通向崩溃的路,其多任领导人试图扭转前进方向,但皆未成功。”关于苏联领导人努力扭转方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赫鲁晓夫冲击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B.勃列日涅夫仍坚持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戈尔巴乔夫违背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D.上述三人的经济改革成功,政治改革失败
5、2013年3月30日,82岁的戈尔巴乔夫在《人类改变历史还是历史改变人类》讲座中,认为把苏联解体归罪于他个人是不负责任的,而《俄共反思苏联解体》一文则认为“苏联解体源自戈尔巴乔夫的背叛与变节”。对以上两种观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前者有道理——斯大林体制弊端长期存在是根源
B.后者有道理——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C.二者皆有片面性——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影响下的产物
D.两者皆错误——西方的和平演变,苏共党内反动势力破坏才是主因
6、2012年7月2日俄罗斯舆论研究中心公布的国家领导人的民心指数:“普京61%、梅德韦杰夫54%、勃列日涅夫39%、斯大林28%……”其中斯大林民心指数排前几位的因素不包括( )
A.使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B.农业集体化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
C.政局稳定,国力提高 D.领导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2012年6月29日《从民心指数高扬到苏联政权垮台》指出:“新经济政策采取了顺乎民意、尊重客观规律的措施,仅五年时间工农业生产分别增产2倍、1倍以上。”以下不能体现此政策顺乎民意的是( )
A.实行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 B.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建设
C.实行按劳取酬的分配制度 D.实行五年计划方式规划发展方向
8、俄国历史学家德米特连科说:“到(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社会几乎所有阶层都无一例外地因无自由而痛苦,经受着心理的折磨。知识分子想得到完全的民主和个人自由。大多数工人和职员需要更好的组织和劳动报酬,特别是公平地分配社会财富。一部分农民指望成为自己的土地和劳动成果的真正主人。”材料反映出( )
A.“冷战”影响了苏联社会的稳定 B.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陷入严重危机
C.苏联在20世纪80年代初已名存实亡 D.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未取得任何成果
9、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一书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无论苏联领导人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程度。虽然情况很明显,苏联农业产量大大低于它的中国邻邦”。这段材料试图说明( )
A.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遭到失败 B.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根本性质不同
C.戈尔巴乔夫改革并未突破旧的农业体制 D.苏联继续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10、[美]格·阿·阿尔巴托夫在《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作者通过这段材料意在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
A.存在就人论事的局限性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步步高】高考语文(全国专用)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强化练与考前增分练综合练2.docx
- 【新步步高】高考语文(全国专用)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强化练与考前增分练综合练3.docx
- 【新步步高】高考语文(全国专用)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强化练与考前增分练综合练5.docx
- 【新步步高】高考语文(全国专用)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强化练与考前增分练综合练6.docx
- 【新步步高】高考语文(全国专用)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强化练与考前增分练综合练4.docx
- 【新步步高】高考语文(全国专用)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强化练与考前增分练综合练8.docx
- 【新步步高】高考语文(全国专用)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强化练与考前增分练综合练9.docx
- 【新步步高】高考语文(全国专用)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强化练与考前增分练综合练7.docx
- 【新步步高】高考语文(全国专用)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配套文档:问题诊断,借题突破第七章学案20掀开议论说理第二个层次:联今,远征,质疑.docx
- 【新步步高】高考语文(全国专用)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配套文档:问题诊断,借题突破第一章学案1选择题:梳理主干,仔细比对.docx
-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第三单元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Word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第二单元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Word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第二单元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Word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第四单元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Word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必修三教案:Unit1TheFirstPeriodSpeaking.doc
- 人教版必修三教案:Unit1ThefourthperiodGrammar.doc
- 人教版必修三教案:Unit1单元整体规划.doc
- 人教版必修三教案:Unit1附件.doc
-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第六单元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Word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必修三教案:Unit2单元整体规划.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