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五次半月考试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VIP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五次半月考试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五次半月考试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年级历史第五次半月考 命题人:李 萍 审题人:李 萍 一、选择题 1、某同学这样讲述“洛阳纸贵”的典故:“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版印刷,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这段讲述有悖史实,这是因为西晋时期 A. 造纸术没有被发明 B. 都城在长安而非洛阳 C. 尚未发明雕版印刷术 D. 没有赋这一文学形式 2、南朝人王情称:“次仲(人名)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丈、言有模楷。”由此可知王情认为 A. 次仲是隶书的创立者 B. 次仲尝试创立草书 C. 古代的书是用楷体写的 D. 字体演变具有继承性 3、世情小说是以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家族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态人情的小说。《醒世姻缘传》全书100回,前23回描写前世姻缘,23回以后重点写今世姻缘。小说以一个人生业果、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为线索。这部小说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 A. 婚姻自主日渐流行 B. 三纲五常日益强化 C. 爱情至上观念流行 D. 佛教观念影响很大 4、蒋廷黻说,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文中“放弃所不应当放弃”是指 A. 五口通商 B. 协定关税 C. 投资设厂 D. 公使驻京 5、“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大英钦差大臣……至在京师租赁地基或房屋,作为大臣等员公馆,大清官员亦宜协同襄办。……待大英钦差公馆眷属、随员人等,或有越礼欺藐等情弊,该犯由地方官从严惩办”。以上《天津条约》的内容表明 A. 停止了外国领事的司法裁判权 B. 列强控制北京,设立使馆区 C. 华夷秩序的传统外交体制解体 D. 列强于北京设租界,由各国共管 6、上海开埠后,周边地区棉花种植迅速增多。19世纪80年代后,经由上海港输出的原棉,成为日本关西地区新兴棉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来源,日商大阪纺织会社遂提出在上海建立轧花厂,并于1888年开工。华商紧随其后在新闸、杨树浦设立棉利公司和源记公司。材料说明 A. 上海开埠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B. 列强经济侵略催生了民族工业的诞生 C. 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相互推动 D. 日本经济侵略推动了上海棉花加工业 7、简又文(中国历史学家)是首先利用西文资料研究大平天国运动的中国学者。他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民族革命运动,兼有宗教革命和政治革命的意义,其目标是要改革一切传统的旧制度。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下列对简又文的看法分析正确的是 A. 完全正确,太平天国的首要任务是赶走外国侵略者 B. 完全正确,太平天国是近代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C. 不完全正确,太平天国不具有民族革命的性质 D. 有一定道理,蕴含了“三种革命”的意义 8、“人类历史中其实只发生一件事,即1800年前后开始的工业革命。只有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和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之分,人类其他的历史细节有意思,但不关键。”按照这一西方学者理论和逻辑,中国历史如果也分成两个部分,具有转折意义的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洋务运动 C. 甲午战争 D. 辛亥革命 9、外国商业扩大到中国内地,促进了中国商人阶级的发展,他们不久就接管了西方商品的销售。早在1869年,英国一位官员说道:“由于在语言上占优势、拥有市场、开支较低,中国人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这段材料说明了在近代中国 A. 外商和华商形成竞争共生关系 B. 列强商品输出靠中国商人经营 C. 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经济命脉 D. 中国商人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 10、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杨秀清频繁使用代天父传旨的特权,其中多是为了处理内部矛盾,排挤异己。后来他更假借代天父传旨,要求洪秀全把他加封为“万岁”。这体现出 A. 拜上帝教与中国皇帝制度相结合 B. 太平天国定都后战局渐趋恶化 C. 杨秀清掌握了太平天国的实权 D. 太平天国权力争夺借助宗教迷信 11、1862年,英国人在上海的《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该报刊的观点 A. 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 B. 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 C. 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 D. 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 12、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我国欲安内攘外,亟宜练兵将,制船炮,备有形之战以治其标;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固其本。”在这里,郑观应最想表达的观点是 A. 在政治上主张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