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与《随园后记》的文化解读.docVIP

《归去来兮辞》与《随园后记》的文化解读.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归去来兮辞》与《随园后记》的文化解读.doc

《归去来兮辞》与《随园后记》的文化解读   摘 要:东晋陶渊明创作《归去来兮辞》以赋文表达其脱离官场,回归田园的欣喜。清人袁枚《随园后记》以园记散文表达其离开官场,志定园居的决心。《归去来兮辞》与《随园后记》皆表达出坚定的回归之志,是文人出仕归隐后的人生反省与觉悟;也展示出对未来的人生态度:陶渊明在清幽宁寂的田园生活中,安贫乐道;袁枚则在随园中从容优游,展现丰富的人生图景。   关键词:《归去来兮辞》 《随园后记》 田园 园林 人生愿景   陶渊明与袁枚一为晋人,一为清人,但二人都曾出仕官场而后又坚定地选择了归隐。陶渊明在志定归隐后创作《归去来兮辞》表达其脱离官场,回归田园的欣喜。袁枚《随园后记》以园记散文表达离开官场,志定园居的归去决心。从《归去来兮辞》与《随园后记》中,可觇视二人的人生选择与人生态度。   一、出仕归隐后的人生反省   《归去来兮辞》与《随园后记》都表达了对此前出仕的忏悔,对重新回归自我的渴望与欣喜。《归去来兮辞》作于义熙元年(405),此年陶渊明决定归隐,这是他几历官场后对人生的一个重大选择,是一次意志坚定的回归。陶渊明曾为江州祭酒,桓玄幕僚、参军,彭泽县令之职,其在人生前期不断选择着自己的道路,过着仕隐不定的生活,徘徊于入世和出世之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陶渊明经历了社会黑暗,体验了官场坎坷之后,于四十一岁正值中年时期选择归隐。   袁枚于乾隆十二年(1747)购得康熙织造隋赫德在小仓山所建的随园,次年辞官后即隐居于随园,此年袁枚三十三岁。乾隆十四年三月(1749)袁枚作第一篇《随园记》,叙其弃官归隐,营建随园之意。《随园记》曰:“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1}袁枚辞官后选择归隐随园,在园林中安居人生。乾隆十七年(1752)袁枚在未达一年的短暂出仕后,坚定归隐之志,回归到园林中来,之后近五十年的生活都在随园中度过。陶渊明与袁枚皆选择了隐居生活,一个归隐田园,一个归隐园林,开启了新的人生图景。   《归去来兮辞》展现陶渊明志定之后,走上隐居之路而归隐田园的心路历程。他真正认识到心性的不可违逆,坚定地投入到田园之中。这是他对前期人生的否定反省。陶渊明的归隐是从容与欣喜的,如《归去来兮辞》所云:“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2}。陶渊明认为此前人生如同走入迷途一般,而如今之“悟”“知”“觉”是对人生的反省,“今是而昨非”正是陶渊明在体验与感知后得到的领悟与觉醒,是离弃樊笼后“复得返自然”,是他对人生的悔悟及对后世人生的一种重新安顿。《归去来兮辞》序言及赋文带有陶渊明深深的忏悔之情,这是顺应自然心性、对自我抉择的肯定,田园的安居中体现了陶渊明心灵的解放与自由。   《随园后记》作于乾隆十八年(1753),写袁枚对随园营修改造,志定随园,走上真正的园林隐居之路。这是袁枚对前世人生的反省,也表达了不再出仕的坚定决心,是人生态度与人生规划的宣言。陶渊明回归田园时面对“田园将芜”“三径就荒”之景,而袁枚出仕归来时面对的亦是园林颓圮之境。《随园后记》载:“余居随园三年,捧檄入陕,岁未周,仍赋归来。所植花皆萎,瓦斜堕梅,灰脱于梁。”{3}袁枚购得随园后经过修整已初具规模,然而其在重返仕途后,园林却是花枯屋倾、石灰落梁的荒芜之景。袁枚深有悔悟,感叹势不能无改作,定下“治之有年,费千金而功不竟”(《随园后记》)的宣言。此番感叹是对园林大肆修建的原由表述,亦表达将整个人生投入到园林的决心。《随园后记》云:“余今年裁三十八,入山志定,作之居之,或未可量也。乃歌以矢之曰:前年离园,人劳园荒;今年来园,花密人康;我不离园,离之者官。而今改过,永勿矢谖!”袁枚于此表达了坚定的决心,离别官场而不再离别随园。田园与园林皆因人之离别而荒败,体现了人与居处空间的相依相守,也表明主人对于之前仕途的忏悔之意。如果说袁枚初次接手随园进行修葺,是对隐居后安居之处的营建,那么此时“归去来兮”后的改建,就是对精神栖居之地的自我安顿。   《归去来兮辞》与《随园后记》皆书写了对人生坚定的选择,也将归来的欢愉与此前官场生涯相比对,肯定了归隐的人生重构。陶渊明与袁枚在人到中年时,在经历与体验官场后坚定了归隐之心。《随园后记》所表达的“而今改过,永勿矢谖”的忏悔与反省也颇合《归去来兮辞》“觉今是而昨非”之人生总结。陶渊明归隐之前的生活是“违己交病”,是“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是“心为形役”,体现出官场生活的无奈与不得已。《随园后记》亦用今昔对比描绘,肯定了人生选择:“今园之功虽未成,园之费虽不资,然或缺而待周,或损而待修,固未尝有迫以期之者也;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