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務員事務局法定語文事務部-CivilServiceBureau
公務員事務局法定語文事務部
OFFICIAL LANGUAGES DIVISION, CIVIL SERVICE BUREAU
文訊
WORD POWER
第十六期 二零零四年六月 Issue No.16 June 2004
此中有深意
中國詩詞的花木意象
中國文化與大自然結緣甚深。遠在《詩經》、《楚辭》時代,山川草木已是詩歌吟詠的對象。文學藝術與自然界淵源深厚,從日常文字可窺一二。單以植物來說,我們稱頌大夫醫術高明,會說“譽滿杏林”;讚揚在逆境中堅守節操之士,會以“歲寒松柏”稱之;朋友間相互贈答,會說“投桃報李”。“歲寒松柏”出自《論語?子罕》,“投桃報李”典出《詩經?大雅?抑》,算來已有二千多年歷史了。
歷來花木入詩入詞的作品多不勝數。詠花佳作固然映照歷代文苑,頌樹名篇也眾采紛呈,不遑多讓。唐朝杜牧的《山行》便是一篇詠楓的佳作。“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展現一幅醉人的山林秋色圖。在夕暉晚照下,滿山楓紅,層林如染,比江南二月的春花還要艷麗。
在詩人詞人筆下,花木除了是描繪的對象,更是抒情言志的憑藉。中國古代文學,向以含蓄為尚。文人或表達一己志向,或抒發離愁別緒,少有直抒胸臆,而是通過比興寄託,借物言志,寓情於物,因而造就了詩詞中多采多姿、含意雋永的花木意象。
屈原在《橘頌》中,以橘樹深固難徙的特質象徵秉德無私的節操,流露擇善固執、絕不隨同流俗的胸懷。在《離騷》中,詩人更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善鳥香草以配忠貞”,“靈修美人以媲於君”(王逸《楚辭章句》),以香花美草比喻高潔的品行。後世陶淵明以不畏秋霜的菊花比喻孤標傲世的氣節,周敦頤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比喻品格高尚的君子。
在抒發潔身自好、嚴持操守的作品裏,除了蓮、菊,尚有以梅、蘭、松、竹寄意;在感歎歲月流逝、今非昔比的篇章中,除了夕陽殘照,也有以落英和衰草作喻。李煜《相見歡》的“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亡國之音隱約可聞。杜甫《江南逢李龜年》“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二句,餘音裊裊,人事滄桑變幻,盡在不言中。
我們熟識的桃花,在《詩經》裏已是比興的對象。《桃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以鮮艷的桃花比喻年輕貌美的待嫁姑娘。在古代詩文中,桃花有多重意蘊。除了象徵明媚的春天、心中的理想國之外,還比喻珍貴的友情。黃庭堅的“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寄黃幾復》),緬懷昔日與好友在桃樹、李樹下開懷暢飲、促膝長談之餘,不無身世飄零的感慨。
與鮮艷的桃花相比,梅花以高潔清雅見著。王安石《梅花》詩中“凌寒獨自開”一句,點出梅花不畏苦寒,在嚴冬百花凋零之際,獨自盛開滿樹的芳華。歷來文人雅士愛以梅言志,借梅抒懷。陸游《卜算子?詠梅》的“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就是借梅花的形象抒發報國無路的苦悶和寂寞。
在眾多詠梅詩中,最膾炙人口的要數宋代林和靖的《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二句透出梅花靈動的風韻,寫活了梅花的超逸與幽香。這首詩歷來公認為詠梅的絕唱,前此後此皆無出其右者。時至今日,傲雪寒梅已成為中華民族堅毅精神的象徵。
梅與竹的形態截然不同,但包含的文化意蘊有其共通之處。永遠青翠挺拔的竹子,深得蘇軾鍾愛。“無竹令人俗”一語,道出竹子在蘇軾心中,成了超塵脫俗的象徵。蘇軾讚揚竹子具有“羣居不倚,獨立不懼”的特質(《墨君堂記》),表面寫竹,實則寫人。正是這種孤高正直的氣節,讓他能以灑脫恬適的心境,面對仕途失意的落寞。蘇軾在《定風波》這闋詞裏,以“竹杖芒鞋”作為風雨來襲時的良伴,也就不難理解了。
古代詩詞世界裏的香花異草、佳木美林,不獨令作品風格絢爛奇麗,洋溢大自然新鮮活潑的靈動氣息,更體現人與大自然心物感應的互動過程。即景生情,情蘊景中,既詠物象,又寫人言情,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言有盡而意無窮。含蓄蘊藉,意在言外,既是中國古代文學突出的美學風格,也是古代中國民族精神特色之所在。
含英咀華
桂林一枝
“老虎伍茲雖然受腿傷困擾,但未有削弱他摘取美國高爾夫球大師賽桂冠的決心。”
“本大學數學系今年再創佳績,三位應屆畢業生在《第十屆大學生高等數學競賽》中再摘桂冠。”
競賽冠軍又稱“桂冠”,源自古希臘的傳統。當時傑出的詩人或競技的優勝者會獲授桂冠。自此“桂冠”在西方成為光榮的象徵。中國古代也有桂冠,只是象徵意義截然不同。中國的桂冠是用桂葉、桂花編成的帽子,取其清香高潔。三國時代,魏國繁欽的《弭愁賦》便有“整桂冠而自飾”句。
在中西文化裏,桂樹與文學的淵源同樣深厚。在古希臘時代,人們會把月桂葉放在枕下,以期在睡夢中得到作詩的靈感。中國的桂花則是文人榮譽的象徵。
桂花與文人學士的關係始於晉朝。《晉書?郤詵傳》記載,郤詵累遷雍州刺史,赴任前晉武帝為其餞行,問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