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兴义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VIP

贵州省兴义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秘密★启用前 兴义八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5周月考 15级历史 试卷 出题、审阅:高二历史组 本次考试范围为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1-6课)。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周王以“天子”自居,但“汤武革命”使周天子感到“天命无常”,于是提出“顺天应民”的观点,以后历代都遵循。这反映了周以后 A.天命思想强化了宗法制度 B.人民的主体地位被确立 C.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D.天命观被赋予实际内容 2.先秦时期,人们认为四季时序是神灵意志的体现,应该顺时而动,春苗冬狩。而《春秋》一书中记载 了鲁桓公四年春正月在郎地狩猎的事情。这反映出 A.古代统治者尊重自然规律     B.《春秋》作者对历史有价值观评判 C.古代先民缺乏自然科学知识   D.《春秋》作者重视人与社会的关系 3.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的剧烈变动    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4.诸子百家中,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对生活的态度截然不同,一个“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一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 A.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 B.前者主张王道,后者主张霸道 C.前者主张兼爱,后者主张仁爱 D.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战功 5.“守株待兔”的故事耳熟能详,“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 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B.“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D.“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6.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反映了诸子百家 A.在理论上求同存异 B.均为稳定统治服务 C.有相互融合的特点 D.最终达到殊途同归 7.美籍华裔学者杜维明在《超越启蒙心态》一文中说:“儒家……有这样一种认识,即每个人命中注定是嵌于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独一无二的人。但是,每一个人同时具有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可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儒学的核心是“仁”和“礼” B.儒学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协调 C.儒学注重个人的身份地位 D.儒学对秩序和个人发展同等重视 8.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它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据此可知,“差序格局” A.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 B.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 C.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 D.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9.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往往意味着国家颜色的变换。周得火德,尚红;秦灭周,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看似简单的黑红白青黄更替背后,是一种影响了中国王朝政治几千年的“五德始终说”。“颜色革命”实质上反映出 A.儒学宣扬以德治国 B.君权神授深入人心 C.维护统治的合法性 D.阴阳五行相生相克 10.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时还提出“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至董仲舒时,将孔子的这一人伦秩序改造成“三纲五常”。这一变化反映出 A.强化了伦理关系 B.束缚人性加强君权 C.强化了父权社会 D.有利于思想大一统 11.荀子认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董仲舒也说:“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