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嵇康四言诗的继承与创新.doc
浅析嵇康四言诗的继承与创新
摘 要:嵇康继《诗经》、曹操之后大力创作四言诗,其成就尤高,使得古老的文学样式重放光彩。在继承《诗经》的文学传统时,嵇康又以其独特的人格,在内容精神和艺术形式上赋予了四言诗新的内涵风韵。
关键词:嵇康 四言诗 《诗经》 继承 创新
“建安之初,五言腾涌”,五言渐成为文人抒情表意的载体。但四言作为古老的文学样式,时人仍多有创作。嵇康为魏晋四言诗坛之翘楚,其诗虽继承了《诗经》传统,但因时风渐染和个性特质及诗人的艺术追求,又对四言有所创新。
一
尽管前人有“叔夜诗实开晋人之先,四言中饶隽语,以全不似三百篇,故佳”之语,但此话未免绝对。嵇康四言之卓越处实是在前人基础上往前推进一步,因而才显露出不同来。
嵇康继承了《诗经》发达的抒情传统,诗人之功力勤在四言,偏又加上“刚肠嫉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之个性,兼魏晋玄风广披,故继曹操之后,将四言更加私人化,注入了更为强烈的个性色彩和时代色彩。故于诗中,多睹诗人性情。嵇康此类诗写作空间由外向内转,多吟咏山林之乐,侧重表现“好老庄之业,恬静无欲”的个性,刻画了鲜明的主体形象。这是诗人对四言的重大创造。
以山水景物入诗,或作为诗人比兴的触媒或媒介,在《诗经》中并不少见,但这部分内容往往只言片语、短篇残章,并不作为诗人所着意描绘的对象。它们或与诗人主体情感直接相关,如《小雅?采薇》篇,但更多的是一种惝恍迷离的关系,虽然传达了人与自然交融为一的倾向,却未能形成一种行为自觉。魏晋时期,玄学为显,自然作为审美对象,日益进入审美范畴,成为人格精神的对象化,形成了主体人格与审美意象相互交合的关系。这种审美关系促使诗人将自然景物作为描写主体,而诗人主体则相对处于隐蔽的地位,仅有“卒章显志”的意味。如:
鸳鸯于飞,肃肃其羽。朝游高原,夕宿兰渚。邕邕和鸣,顾眄俦侣。仰慷慨,优游容与。
当然这类诗歌只占小部分,它所达到的审美效果也是有限的,但也确实暗示了诗歌题材领域的新动向。但诗人的兴趣并不仅在于此,自然在此当指一种随心自流的人生意趣。诗歌旨趣在诗中高度玄化的同时,诗人主体也被高度审美化了,成为审美对象。这是嵇康对四言诗的又一贡献。《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九首》主要传达的就是这种况味。虽名曰赠诗,实则是借想象嵇喜行军休息时领略山水乐趣的自得情景,寄托嵇康愿归栖逸或孤芳自赏的情趣。或乘风以高逝,或息驾于兰圃,诗中的主体与大自然的美景交织于一体,诗人以忘情而无情,自然以尽情而有情,双向对流,处于完全对等的地位。这种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乐趣,玄之又玄的道,清丽妙绝,只可意会。
但诗人个性复杂,并非仅此一色。少读儒典,长读老庄,他虽一脚已踏入方外,另一半却耿耿于方内,这种挣扎痛苦的矛盾性,才是诗人的底色。所以诗中又表现出诗人苦闷沉郁的情绪。
轻车迅迈,息彼长林。春木载荣,布叶垂阴。习习谷风,吹我素琴。交交黄鸟,顾俦弄音。感悟驰情,思我所钦。心之忧矣,永啸长吟。
虽有伯牙之善鼓琴,却无子期之妙解音,纵聊夜与酒棋,穷游以终岁,内心苦闷却无从消解,反映出一种不被人所理解而产生的无可掩饰的悲怆。七贤志趣各异,并非完全志同道合,七贤尚且如此,况他人乎?知己难得,而岁流如河,时间和空间的孤独感,很容易引起诗人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天地悠长,人生若忽”,“每年逅会,惟日不足。”这种感慨又可以朝着两个方向延伸:一是对外在物质世界的看破,名利富贵无过虚幻;二是对个人世界的看重,主张去欲尽理,全己养身,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前者如《重作四言诗七首》:“富贵尊荣,忧患谅独多。”故向外慕神仙:“思与王乔,乘云游八极。”流露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同时,追求养生之大要――遗世,即遗弃酒色财气等一切赘累,唯有恬淡处世,游心玄默,才能养生。援用老庄哲理,以求向内超越,在古代诗歌发展史上,“始会合道家之言而韵之”,嵇康实是第一人。
天地悠长,人生若忽。苟非知命,安保旦夕。思与君子,穷年卒岁。优哉逍遥,幸无陨越。如何君子,超将远迈。我情愿关,我言愿结。心之忧矣,良以忉怛。
嵇诗之贵,在于他的玄学成分是充分融合个人性情的,虽旨归超脱,却不离尘世,因其“刚肠嫉恶,遇事便发”的创作动机,诗虽玄远却不枯燥空阔。四言长篇《幽愤诗》将一个愤世嫉俗却又洁身自好的诗人主体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
三百篇之于嵇诗四言又如一母多胎,而嵇诗占其一,有其肖处,亦有其不肖处。
首先,体现在他对四言音乐性的重新发现与发展。嵇康借鉴《诗经》四字一句的形式典范,却更趋于整饬凝练,仅于《重作四言诗七首》中偶然夹杂五言句式。虽不及三百篇之活泼,倒也形成了一种符合文人沉静典雅气质的风格。战国时已经步入以双音节词为主的阶段,一方面四言诗形式趋于整饬,另一方面四言诗内部虚词减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