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徵收土地计画书-水利署第十河川局
徵 收 土 地 計 畫 書
經濟部水利署為辦理「橫溪二號護岸防災減災工程」用地取得需要,擬徵收坐落新北市三峽區佳興段84地號內等5筆土地,合計面積0.009757公頃,茲依照土地徵收條例第條及第條之規定,擬具計畫書並檢同有關附件計16份,請准予照案徵收。案內非編定為水利用地之土地,並請一併核准變更編定為水利用地。本案工程並經臺北縣政府95年8月1日北府地用字第0950558865號函認定非屬建築法第條所稱之雜項工作物,得免依非都市土地變更編定執行要點第3點第2、3項規定辦理(附件十二)。案內農業用地業經新北市政府105年3月29日新北府農牧字第1050501976號函同意農業用變更使用(附件十三)。
徵收土地所在地範圍及面積
(一)擬徵收坐落新北市三峽區佳興段84地號內等5筆土地,合計面積0.009757公頃。詳如徵收土地清冊。
(二)本案勘選徵收用地範圍已依徵收土地範圍勘選作業要點規定辦理。本案勘選用地為非都市河川區內土地,配合河川河道位置,已儘量避免建築密集地、文化保存區位土地、環境敏感區位及特定目的區位土地、亦非屬現供公共事業使用之土地或其他單位已提出申請徵收之土地,故無其他可替代地區。本河段上游均已逐年完成護岸堤防惟本河段尚未治理,故有其治理之必要性
(三)徵收土地所在地範圍內有1筆特定農業區農牧用地,公頃係供水利事業使用所必需,符合土地徵收條例第3條之1及其施行細則第2條之1規定。
三、興辦事業之種類及法令依據
(一)興辦事業之種類:水利事業
(二)興辦事業之法令依據:依據土地徵收條例第3條第4款及水利法第82條。
(三)奉准興辦事業文件:如后附經濟部105年4月18日經授水字第10520204330號函之影本 (附件一)。
四、興辦事業計畫之必要性說明
(一)本計畫目的與預計徵收私有土地合理關連理由。
本計畫河段河道坡陡流急,本流域內山區地勢陡峻,上游支流大、且源短流急,本河段沿岸高度不足,每遇洪水則民眾憂慮氾濫成災,地方期盼儘速辦理本河段穩定河槽工程,以調整河道坡降,俾利水流宣洩,除本次徵收5筆土地尚未取得外,其他河道內之土地已同步辦理價購取得,故有取得之必要。
(二)預計徵收私有土地已達必要最小限度範圍理由。
依三峽河橫溪治理規劃檢討,本河段之治理原則,係依現有地形及計畫河寬保護所需用地範圍為原則,故已達必要最小限度範圍。
(三)用地勘選有無其他可替代地區。
本工程為三峽河治理計畫公告之待建工程,勘選用地為非都市河川區內土地,配合河川河道位置,已避免建築密集地、文化保存區、環境敏感區位,特定目的區位土地,亦非屬現公共事業用地之土地或其他單位已提出申請徵收之土地,無其他可替代地區。
(四)是否有其他取得方式。
(五)其他評估必要性理由。
本工程部分河段無護岸,部分河段舊有蛇籠護岸老舊且高度不足,遇颱風、豪雨恐危及兩岸民眾生命財產,本工程施設堤防後可有效保護民眾人身安全。
五、公益性及必要性評估報告。
詳綜合評估分析報告(附件二)
六、土地使用之現狀及其使用人之姓名、住所
空地。
七、土地改良物情形
無。
八、一併徵收土地改良物
無。
九、四鄰接連土地之使用狀況及其改良情形
東為雜林及民房,西為橫溪。南為橫溪橋,北為佳興橋。
十、徵收土地區內有無古蹟、遺址或登錄之歷史建築,並註明其現狀及維護措施
無,經新北市政府文化局105年1月28日新北文資字第1050163833號函查復案內並無古蹟、遺址或登錄之歷史建築。 (附件十四)
十一、舉行公聽會、說明會、聽證之情形,並應檢附會議紀錄及出席紀錄
(一)業於104年3月26日、104年7月14日將舉辦第1場、第2場公聽會之事由、日期及地點公告於需用土地所在地之公共地方、,與村(里)住戶之適當公共位置,依土地登記簿所載住所通知有關之土地所有權人,且刊登新聞紙及張貼於需用土地人網站,並於104年4月9日、104年7月24日舉行公聽會,詳如后附公告與刊登政府公報或新聞紙文件影本及張貼於需用土地人網站證明文件,及二場公聽會之紀錄影本(附件三、四)。
(二)
(三)公聽會會議紀錄已依規定載明相關事項,並於104年4月27日、104年8月11日公告於需用土地所在地之公共地方、,與村(里)住戶之適當公共位置,及張貼於需用土地人網站,並書面通知陳述意見之土地所有權人及利害關係人。詳如后附會議紀錄公告及張貼於需用土地人網站證明文件(附件四)。(四)已於104年7月24日第2場公聽會針對104年4月9日第1場公聽會土地所有權人及利害關係人陳述意見進行明確回應及處理,詳如后附104年8月11日水十產字第10418016820號函檢送之會議紀錄(附件四)。
十二、與土地所有權人或土地改良物所有權人協議價購或以其他方式取得之經過情形及所有權人陳述意見之情形
以105年3月31日水十產字第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