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原中学 张静概要
聚思维品质 铸关键能力 武原中学 张静 一、设计理念 核心素养 1 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社会实践等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 2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的历史知识面相对来说比较狭隘,对基本历史知识缺少了解,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待加强。 3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秦汉民族关系 第一课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第二课 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第四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第五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2-2-7 例举实例,展现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地的交往, 知道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影响的历史。 2-2-4讲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的故事, 说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二、课程标准 1 2 3 三、学教目标 了解匈奴的兴起,知道秦汉统治者为抵御匈奴侵扰所采取的措施,理解汉朝对匈奴政策变化及其原因。 通过对比汉高祖、汉武帝对匈奴的不同政策,理解国力强弱与国家的对外政策密切相关。 初步培养正确认识、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感悟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明确民族友好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四、学教重难点 教学难点 分析西汉对匈奴政策变化的原因,感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民族共同缔造的。 教学重点 汉匈关系的转变 教法 情景陶冶法 问题教学法 学法 自主参与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五、学与教的方法 五、学与教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分析西汉对匈奴政策变化的原因,感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民族共同缔造的。 教法 探究教学法 材料分析法 学法 自主探究 自主归纳 教学难点 分析西汉对匈奴政策变化的原因,感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民族共同缔造的。 六、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汉武帝,谥号“孝武” 六、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战国 西 汉 设计意图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该环节通过观察、比较秦朝疆域图和西汉疆域图,对西汉疆域的开拓有较直观鲜明的认识,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六、教学流程 (二)思源于疑,疑解于问 “(匈奴)居于北蛮,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常处耕田业…… 无文书,以言语为约束。” ——《史记·匈奴列传》 秦朝时匈奴版图 蒙古 西伯利亚 中国东北 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秦朝疆域图 “秦灭六国,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匈奴),悉收河南地……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 ——《史记·秦始皇本纪》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民族关系之——秦与匈奴关系 北达长城一带 面对北方强敌匈奴,秦始皇采取了什么对策? 修筑长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设计意图 该环节通过阅读史料、观察地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培养学生空间感知和历史意识。通过对修筑长城带来的影响的思考,落实“初步培养正确认识、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这一学教目标。 所处时期 与匈奴的关系 (对外政策) 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 结果 汉初 汉武帝时 ? 汉武帝后 ? ? 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表格: 民族关系之——西汉与匈奴关系 白登之围 单于和亲 汉初高祖时期: 和亲:将汉朝皇室女子远嫁匈奴,并给匈奴赠送财物。 民族关系之——西汉与匈奴关系 汉武帝时期: 卫青 霍去病 西汉名将 西汉名将,善骑射。一生四次领兵出击匈奴,每战皆胜,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 汉朝第一将,在汉武帝实施的反击匈奴的战争中,屡次奉命出征,均大获全胜 民族关系之——西汉与匈奴关系 西汉与匈奴战争示意图 汉武帝时期: 卫青——漠南之战(前127) “是后,匈奴远遁,从此漠南无王庭”—— 《汉书·匈奴传》 武帝年间,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 ——《史记》 霍去病——河西之战(前121) 卫、霍——漠北之战(前119) 民族关系之——西汉与匈奴关系 汉武帝之后: 昭君出塞图 “边城晏(很晚)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汉书》 呼韩邪单于——王昭君 民族关系之——西汉与匈奴关系 所处时期 与匈奴的关系 (对外政策) 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 结果 汉初 汉武帝时 ? 汉武帝后 ? ? 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表格: 民族关系之——西汉与匈奴关系 战争—和亲 再战争 再和亲 设计意图 该环节通过研读地图、分析史料、填写表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明晰历史脉络的同时,也突破了本课的重点。同时为下一环节学生分析汉匈关系发生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