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兴CDMA原理.ppt.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兴CDMA原理.ppt

网络产品事业部 CDMA发展历史和现状 1993年7月,第一个CDMA标准IS _95发布。 1995年 香港开通世界第一个CDMA商用移动网。 1996年,韩国汉城附近开通最大的商用CDMA网。目前,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都建有CDMA商业网络。 1997年,新加坡开通亚洲第一个个人CDMA通信网;中国北京、西安、上海、广州等地建有CDMA实验网 2000年2月,联通与QUALCOMM签署知识产权框架协议,开始建CDMA网。 2000年11月,全世界已有7000万CDMA用户。 覆盖范围大 覆盖半径是标准GSM的2倍。 覆盖1000 km2: GSM需要200个基站,CDMA只需50 个基站。 在相同覆盖条件下,基站数量大为减少,投资将相应减小。 绿色手机 发射功率小:功率控制,语音激活. 网络规划简单、配置灵活 CDMA的系统容量大 ZXC10 系列产品组网示意图 关键技术 1、地址码的选择: m序列的PN码作为地址码 2、分集技术: 空间、时间与频率分集 3、功率控制: 前向与反向功率控制 4、语音编码技术 采用码激励线形预测编码技术(Q-CELP) 5、RAKE接收技术 克服多径衰落 6、切换: 软切换、更软切换与硬切换 软切换:移动台参与的切换 BSC B S C MSC 基站导频信号、强度Ec/Io 进入 退出 切换时基站的进入与退出 MS导频测试 新BSC导频大于“进入”值 MS向原BSC发消息 原BSC向MSC发消息 MSC让新BSC安排信道 原BSC指示MS切换 MS切换并同时与两个BSC联系 进入过程 MS导频测试 原BSC导频小于“退出”值 两BSC向MSC发消息 MSC让原BSC退出 原BSC指示MS退出 MS中止与原BSC的联系 退出过程 MS向两BSC发导频强度消息 编 号 计 划 MDN IMSI/MIN TLDN HLR SID NID BSID MSC/VLR ESN REG-ZONE 号码类型 1.移动用户号码簿号码(MDN) 此号码为主叫用户呼叫一个数字移动用户时所需拨的号码。 CC SN MAC 国际移动用户DN号码 国内有效用户DN号码 号码组成 86 N1N2N3 H0H1H2H3 XXXX ?????? 中国国家号为86 国内有效移动用户号码簿号码由三部分组成: 数字蜂窝移动业务接入 号(N1N2N3), HLR识别号(H1H2H3) 移动用户号(XXXX)。 数字蜂窝移动业务接入号(N1N2N3)为13X。 HLR识别号(H0H1H2H3)见表1。 移动用户号(SN): XXXX, 由各HLR自行分配。 H0一般为0,H3由各省自行分配,H1H2H3的分配应首先与PSTN本地网的一致,一个HLR可包含一个或若干个H2H3数值。 表中空格处的H1H2(H1不等于0)为备用。备用部分根据发展另行分配。 2.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 在数字公用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中,唯一地识别一个移动用户的15位号码。 ? MCC MNC MSIN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 ? 国内移动用户识别 移动国家号码MCC: 460; 移动网号MNC: 03; 移动用户识别码MSIN:10位十进制的数字 移动台识别码(MIN) 为保证CDMA/AMPS双模工作而沿用AMPS标准定义的,体制要求MIN是IMSI的后10位,即MSIN。 XX + H0H1H2H3 + ABCD XX:为分配给我国的MIN号码段,暂定为09 H0H1H2H3: 同MDN号码中的H0H1H2H3; ABCD:用户号码 3、临时本地用户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