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适芳老师924音乐概论课程大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钟适芳老师924音乐概论课程大纲

鍾適芳老師【942音樂概論】課程大綱 學年學期:94學年第2學期 課程名稱:音樂概論 開課單位:廣電二 授課教師:兼任講師 鍾適芳 學分數:3.0 修別:選修 課程目標:   本課程從文化、歷史、全球的觀點,討論音樂的意義與實踐。講授音樂的路徑有很多種,本課程不擬將對音樂的概論性的學習,窄化為純粹工具、技術的意義裡,或者,將對音樂的想像,圈限在某些既定的類型或功能上,或者在某種「台灣經驗」上。我們相信音樂做為一種人類主要的藝術、文化形式,有其極為寬廣、多元的文化意義面向,應該放在這樣的廣闊脈絡裡來聆聽、認識、分析。本課程並不忽視音樂的實務製作層面,也非常重視音樂在台灣的特殊文化面貌;然而,我們認為必須透過世界來瞭解、定位、評鑑台灣,不能夜郎自大、孤芳自賞。對於不同類型、地域、歷史經驗下形成的各種音樂的認識,是學生建立對音樂的開放觀念的一個有效的方式。從文學、電影、政治評論、生活體驗等不同的路徑進入音樂,也是希望因此讓學生建立音樂與政治、歷史、社會等議題有緊密關係的概念。 教學進度: 第一周 課程介紹 第二周 音樂的遷徙與流離(I):吉普賽、猶太 Angus Fraser, 1992. The Gypsie. London: Blackwell. Isabel Fonseca, 1996. Bury Me Standing—The Gypsies and Their Journey. London: Vintage. 173-197頁。 第三周 音樂的遷徙與流離(II):新樂種的誕生 杰夫?托德?提頓主編 (2003),世界音樂。世界音樂與多元文化經典譯叢。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1世紀研究會編,張明敏等譯 (2002),民族的世界地圖。時報出版。9-37頁。 洛秦(2001),街頭音樂-美國社會和文化的一個縮影。人民音樂出版社:北京。80-88頁。105-128頁。207-221頁。 鍾適芳,「拉丁無敵手」,FNAC世界音樂2002年。 Frank McCourt著,安琪拉的灰燼。皇冠。 Simon Broughton, Mark Ellingham, David Muddyman and Richard Trillo, ed. 1994. World Music—The Rough Guide. London:The Rough Guides. 第四周 殖民地與音樂:傷痛與融合 杰夫?托德?提頓主編 (2003),世界音樂。世界音樂與多元文化經典譯叢。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Simon Broughton, Mark Ellingham, David Muddyman and Richard Trillo, ed. 1994. World Music—The Rough Guide. London:The Rough Guides. David Crystal著,周蔚譯 (2001),語言的死亡。貓頭鷹。78-113頁、156-185頁。 第五周 「另類」與「地下」的意義—以東歐音樂為例 Ivan Klima著,景黎明等譯 (2002),我快樂的早晨。時報出版。5-14頁(譯序)。 耿一偉,「捷克文學心靈」,誠品好讀2003年1/2月。20-22頁。 「小國不可承受之春」。24-25頁。 Vaclav Havel著,佚名譯 (2003),來自遠方的拷問—哈維爾自傳。傾向。43-81。 洛秦(2001),街頭音樂-美國社會和文化的一個縮影。人民音樂出版社:北京。129-141頁。 顏峻,內心的噪音。外文出版社:北京。19-38頁、283頁。 第六周 講座 第七周 聲音、環境與製作(I)—音樂製作初探 藍祖蔚(2001),聲與影。麥田。237-246頁。 鍾適芳,「在城市與城市記下聲音」,誠品好讀2000年7月。30-31頁。 第八周 聲音、環境與製作(II)—錄音初探 客席講者:Monbaza 第九周 報告:分享聆聽經驗 第十周 報告:分享聆聽經驗 第十一周 期中作業 第十二周 導覽音樂節—演出節目製作、規劃與行政 第十三周 認識亞洲音樂文化 杰夫?托德?提頓主編 (2003),世界音樂。世界音樂與多元文化經典譯叢。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十四周 全球化沖擊下亞洲音樂家的角色與定位 崔健、周國平著(2001),自由風格。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5-49頁、121-162頁。191-208頁。 期末作業說明 第十五周 作業 第十六周 檢討 第十七周 檢討 第十八周 台灣流行音樂工業與世界的關係 客席講者:李岳奇 / 台灣索尼通訊網路(So-net)執行長 第十九周 期末作業檢討與分享 第二十周 學校停課 教學方式: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