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新人教版必修2答案.ppt

【成才之路】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新人教版必修2答案.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开篇导读 如图分别是民国时期的传统婚礼与新式婚礼的照片。传统婚礼中,有大红花轿、浩浩荡荡的迎亲仪仗队、拜天地、掀盖头……新人穿“凤冠霞帔”“状元服”或清朝旗袍、马褂。辛亥革命以后,这种传统婚礼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 一批接受过新思潮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仿效西式婚礼:宣读婚约、互换戒指、鞠躬、照相……婚礼的变化反映出了中国与世界的文明的碰撞与融合。 本单元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是如何变迁的。看看近现代中国在社会生活方面有哪些新变化,这些变化又反映出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读图探新 ●单元综述 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国内政治、经济、思想变革的影响下,中国近现代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 1.鸦片战争后,受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和中国政治运动、经济发展、民主思想的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西装、西餐、欧式建筑、轮船、汽车等,改变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电报、电话、报刊、电影等影响着人们的信息交流,西方礼仪也使中国婚丧嫁娶、社交礼仪等民俗风情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土洋并存、中西合璧,但趋势是逐步近代化。 2.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变,但受国内政治影响、经济制约和思想束缚,人们的生活单调、呆板。 3.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成果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信息交流和社会习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右边的照片拍摄于20世纪30年代,是杭州西湖儿童旅行团在启程前的合影。儿童结团旅行,这是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一桩新鲜事,它是新式教育和新式旅游的产物,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时空坐标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原因:________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开店等,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 2.表现 (1)衣:“洋布”“洋装”、旗袍、中山装等。 (2)食: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出现西餐馆,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住:欧式洋房和中西合璧的建筑。 (4)风俗习惯:维新派主张“________”“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农村仍沿袭传统的风俗习惯。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改革开放前——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比较低 (1)社会风尚:20世纪50~70年代,________、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2)物质生活:由于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 2.改革开放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衣: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2)食 ①到1987年,中国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②政府还倡导“______________。” (3)住 ①人民的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 ②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________”。 (4)风俗习惯 ①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②注重环保、讲究卫生、________的社会风尚,也在逐步形成。 巧思妙记: 一、探究问题:推动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 【探究素材】 材料一 清末有官员惊叹:“国之典章莫重于章服,而今之章服之紊亦已甚矣。以职员所涉历,车于陆,舟于水,皆洋式也;酒于觥,肉于俎,皆洋食也;楼其冠,洋其履,德、法其衣裳,皆洋工也。” 材料二 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材料三 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哀启”,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改行鞠躬礼。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朴感人。 【探究思路】 由材料一中“皆洋式也”“皆洋食也”“皆洋工也”得出结论(1);由材料二中“南京临时政府”“《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得出结论(2);由材料三内容可得出结论(3)。 【探究结论】 (1)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2)政府政策的影响。 (3)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吸收西方的先进文明。 (4)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5)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6)近代工商业发展的推动。 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演变 1.特点 (1)从地域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推向内地和市镇。 (2)从过程看:由西方引进,有较强的殖民地色彩,且中西、新旧并存,甚至中西合璧、相互渗透。 (3)从水平看:总体进展缓慢;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